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建立反映社会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从对全面小康社会含义的理解来看,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明”宜理解为广义的明,即包括物质明、精神明、制度明与生态明在内的所有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反映社会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共三十八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一个理论的描述,但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对建设内容及结果进行量化测定,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设计从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当代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现状和中国2020年发展规划出发,遵循代表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可得性原则,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通过论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衡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及山东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衡量的基本标准界定入手,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构面、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包括10大评价构面、54个评价指标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实质上不是全面意义上的小康,要实现全方位意义上的小康,还需奋斗努力。未来二十年将是我国发展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设计了成功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是一个让中国大众很容易理解的生活质量状态,如何用量化指标描绘“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一新目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基本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环境小康是在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在环境方面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社会发展的要求,生物质能源是实现环境小康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生物质能源对环境小康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面小康社会并非仅仅是一个富裕程度的概念,还是一个生产力水平、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精神、生态、安全文明的共同发展。所以。衡量小康社会的标准除了经济指标外,还必须包括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人文指标。  相似文献   

9.
傅德印  乔丽华 《全国商情》2005,(12):9-11,38
本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出发,以甘肃省及各地州市数据为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分类分析,对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分析,找出总体上和各地区存在的差距,各自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薄弱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内涵和外延,并结合云南省实际,讨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现代性把我们带入到了全新而纷乱的情境之中,其自身不自觉地附带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它们作为现代性引致的后果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我们正在际遇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它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对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新胜利提出了警示。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构建应对风险的各种机制。改写风险,才能最终迈进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与“全面小康生活”密不可分,消费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文化现象,而小康生活必定是一种消费文化彰显的生活。建设与全面小康生活相适应的消费文化,必须坚持继承传统优秀消费文化与体现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吸收世界优秀消费文化相结合,坚持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与发挥经济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特别地要把握全面小康生活消费文化“独特、全面、均衡、和谐”等特质。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人们的饮食消费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把饮食优劣当作衡量生活质量的惟一尺度,饮食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向,这种转向就是健康。作为饮食文化的研究者,理应从多种角度切入到健康饮食的核心区域,用科学思想来充实健康饮食的园地,提出更多的健康理论和健康方案,不断升华饮食文化研究的规格。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对“全面小康社会”与邓小平“小康”思想关系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全面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特征,对“全面小康社会”内在目的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认清国情、紧跟现实、把握现实与理想、投身实践。“全面小康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与现实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与发展,对其进行哲学思考的目的也是为了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康生活的实现具有速度快、指标全面、覆盖率高和实现内容现代化等优势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各地区城镇差别和各地区农村差别的非均衡性特点,因此,应根据我国小康生活实现的这一特点,继续完成部分地区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鼓励部分地区由小康向富裕过渡进而全面建设优质小康生活,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富裕生活水平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即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政治明建设、精神明建设三全面发展,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8.
保险业在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应肩负的重任不仅表现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向全社会提供全面完整、运作有效、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风险防范的服务,还要建成成熟发达、开放有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保险与再保险市场,衡量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以上,保险理论的更新发展、国民保险意识与保险诚信度的养成、保险业集约化经营的水平等也要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又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主体地位;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人格尊严;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利益实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平等意识,营造平等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