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博览》:洪老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考察中国百年金融的历史,应该怎样科学划分各阶段? 洪葭管:研究中国百年金融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近代金融,一个是现代金融.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个重大事件,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划分就是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迈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
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与传统社会截然有别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探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问题方面,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在探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叶青  黎柠 《财政监督》2007,(2):28-29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变。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经济、化诸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海禁大开,夷务渐兴,列强侵略割据,封建统治势力逐渐消亡。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维新派建立君主立宪国家的梦想破灭。1901年慈禧实施“新政”,中国进入“预备立宪”阶段。在这段历史中,由于洋务运动(1862-1894)的蓬勃开展,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出现了同冶中兴的短暂繁荣景象,国家财政也受到了西方化的影响,开始朝着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阐明了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主体脉络。在人类会计思想"第一历史起点"的支配下,最初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用于采集经济时代越冬食品的储备与分配管理,以使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第二历史起点"由私有财产制度的形成而引发。在财产社会与产权社会里,产权会计体现在古代、近代乃至现代各个历史时期越来越强的基础性控制作用,保障了产权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秩序。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发展产权经济中的自由放纵造成了由"增长极限"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引起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这一重大变化促使"第三历史起点"的形成。未来会计改革将围绕由以"产权为本"向以"人权为本"的思想转变展开,会计将在参与解决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危机中发挥基础性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 WTO,金融信息化将走向何方?为跟上时代,把握未来,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一、电子货币货币是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和往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铸币取代实物货币是一大进步,纸币取代金属铸币是一次更大的进步,电子货币正在取代传统货币,将是一次意义更为深远的进步,它是将有形货币变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货币,人类将走向无现金社会。农业时代用铸币,工业时代用纸币,信息时代用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当代先进的支付手段与结算工具,是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百年金融㈩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货币是随着商品的流通而自发地产生的.中国的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具有典型的东方货币文化特征.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专门设主了中国钱币陈列展厅,内容分中国古代钱币、中国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三部分,陈列钱币精品七百余件.这两期分别介绍上每市银行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古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币制改革,近代以来,我国货币实现了从计重货币到计量货币的转变,货币制度实现了由传统的"银铜并行"金属货币制度向信用货币制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我国近代币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钱庄、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例,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通过构建政府与钱庄博弈模型的方式,认为近代币制改革本质上是商民政三者间的博弈,政府、银行和钱庄在博弈中均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中央银行统一货币制度为目标的币制改革才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嘉 宾 主 持 王允庭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货币是随着商品的流通而自发地产生的。中国的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具有典型的东方货币文化特征。为弘扬中国钱币文化,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中国钱币陈列展厅,内容分中国古代钱币、中国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三部分,陈列钱币精品七百余件。这两期分别介绍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古近代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中国古近代钱币在原始货币中,贝作为货币使用最为普遍。早在夏代(公元前2100年—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由于真贝数量不够,以仿制贝代替,其最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金融》2004,(4):54-57
中国没有出现银行之前.已有经营货币兑换和存放款业务的钱庄,票号等信用机构。鸦片战争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而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没有银行。银行是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自办银行出现之前,已有自办银行的言论。早在1846年,  相似文献   

10.
一枚小小的老银元,承载着太多往事。银元在中国的流通反映了我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金融的历史,一种银元的产生往往伴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中国银元的诞生,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清光绪十五年首铸银元到1948年纸币取代银元前,一百多年来银元一直占据着中国流通货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货币问题。由于鸦片输入,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情况不仅使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同时也严重危害着清政府的财政。因而,为了使这种局势不继续恶化,针对如何解决"流通手段"特别是白银缺乏问题,当时有许多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货币主张和对策。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历史源源流长,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似乎仅有我国的历史记载从未断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由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几千年的以刑治世的时代中产生过形形色色的刑罚,但是只有一种刑罚从远古时代一直沿用到今天,或许还将会继续沿用下去,继续见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那就是死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并由此改变着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继而改变了死刑的适用和执行方式。在此,本文想从我国法制史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并结合现在的中国对死刑的适用来探讨一下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对死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藏地方和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货币金融交流。本文以前吐蕃时期、吐蕃时期、大一统时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为脉络,梳理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货币金融交流的时代表现及驱动因素,分析两地货币以及信用活动变化,深入探讨祖国内地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孕育于古代商业,产生于明末清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金融文化受到了来自外域文化的冲击,又吸纳了西方金融文化的一些先进成分,丰富和发展了自己,适应了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孔祥毅 《金融博览》2009,(23):70-73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孕育于古代商业,产生于明末清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金融文化受到了来自外域文化的冲击,又吸纳了西方金融文化的一些先进成分,丰富和发展了自己,适应了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清代自开国以至道光之前,基本上沿袭前代遣留下来的货币制度,即白银和铜钱(亦称制钱)两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同等合法性.在当时政府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尚强的情况下,这种币制与当时不很发达的商品经济状况尚能大体适应.但到了清末,社会经济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机器生产对手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加之清政府对货币控制力日愈减弱,我国传统货币制度出现了严重的不适.这种落后的货币制度给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促使人们对这种落后的货币制度进行反思,探讨建立近代化的货币制度,并敦促政府进行货币制度改革,最终导致了货币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中国货币的近代化.本文尝试从近代化角度,把清末时期的货币理论纳入中国货币近代化进程,对这时期人们对货币近代化的认识变化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战乱频仍,国家政权交替频繁,社会的长期动荡不仅使百姓颠沛流离,无以为主,而且使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呈现萧条凋零的状态。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基本结束了藩镇割据的状态,社会趋于稳步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宋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臻于繁盛,其中最让世人称道的是商品经济的发达,这也使得宋朝的货币形态和信用有了新的发展,货币制度具有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的货币发展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没有出现银行之前,已有经营货币兑换和存放款业务的钱庄、票号等信用机构。鸦片战争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而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没有银行。银行是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自办银行出现之前,已有自办银行的言论。早在1846年,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在其名著《海国图志》中就介绍了英国的银行制度。1859年太  相似文献   

19.
林丹华 《金卡工程》2010,14(5):147-147
商法从中世纪商法到近代商法再到现代商法,其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商事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商法的发展进程具有深刻的影响,从横向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铸就了中西方商法的不同发展进程;从纵向的角度看,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形成的不同社会结构也影响着商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变。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海禁大开,夷务渐兴,列强侵略割据,封建统治势力逐渐消亡。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维新派建立君主立宪国家的梦想破灭。1901年慈禧实施“新政”,中国进入“预备立宪”阶段。在这段历史中,由于洋务运动(1862-1894)的蓬勃开展,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