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乡二元经济差异,尤其是城乡投融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不但削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即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对有效。从货币政策有效性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城市经济的刺激作用大于对农村经济的刺激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刺激作用大于对城市经济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货币政策的框架构成中,透明度(即非对称信息)在货币政策制定者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披露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合理的透明度可以优化货币政策相关信息的传递方式,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中央银行克服动态不一致困境,提高市场效率,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对货币政策的效率会带来影响。透明度提高之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幅度大为缩小,经济平稳高速增长,因此,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将带来中国经济的更深层和更大范围开放,加速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循环,论文分析加入WTO对货币政策传导主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目标选择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探讨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任何一种稳定发展的经济所必须的,是健康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货币政策尚未达到其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应该从消除制度性障碍入手。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依然是稳健货币政策。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只能部分满足固定汇率制下的模型(经典M-F模型)所假设的条件,但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社会资金流动性过于宽松的新形势下,应进一步拓展稳健货币政策新机制,不断提高稳健货币政策内外平衡的主动性,合理调整要素价格,积极创造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应该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央银行只是货币政策的执行者,而不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导致出现了货币政策时滞性问题,因此必须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本地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试图探索一套评价区域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从而对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依赖的路径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本文在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的基础上,评析了这些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熊红芳 《现代经济》2009,8(3):12-1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主题。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货币政策从经济扰动开始到收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时滞,按阶段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产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稳健货币政策是在反通货紧缩趋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一种相机抉择,是既要防止经济下滑,又要防止金融风险和新一轮通货膨胀,保证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的政策。它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其发展趋势是向前瞻性货币政策过渡。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从投资、人才流动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针对目前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失,应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调整区域性的税收政策,消除因税收政策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调整财政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取消国有银行信贷规模限制以来,我国开始进入间接货币调控时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依然是信贷渠道,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渠道对物价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很小,货币渠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西方税负理论提出了公平税负、税收调节宏观经济及减税等一系列政策主张。我们应当从西方税负理论嬗变的过程中发掘其蕴含的具有规律性的科学理论和政策 ,但必须同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状况和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统一的,不能封闭孤立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传统宏观调控政策关注调整人类自身的经济关系,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我们以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新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机制,分析了这种调控政策的目标、手段和运行模式。这种宏观调控机制具有自动稳定性功能,宜同其他宏观政策一道作为常态政策类型,弥补传统宏观政策环境效应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 ,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转型 ,在转型中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这一结构性矛盾具有综合性、深层次性、萎缩性特征。在转型时期 ,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搞好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 ,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取向的内涵是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 ;解决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制度缺位问题 ;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特色经济 ,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烟台市工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述了它的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 ,确定了电子、机械、汽车、纺织、医药生物、饮料食品、黄金、建材等八大支柱产业 ,提出了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NK-DSGE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基准货币政策下,贸易部门积极的技术冲击对于不同类型家庭消费和实际工资具有不同的动态冲击效应,并且引起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政策评价的结果显示;(1)最优货币政策倾向于降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2)严格盯住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盯住名义汇率的货币政策则次之;(3)盯住实际汇率的货币政策对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最优货币政策最为接近。因此,针对最小化货币政策分配效应所引致的不平等,货币政策应该对实际汇率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我国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国家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借鉴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在本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在战略规划、流程规划、信息规划、检验效果四个方面做出应有贡献,从而在开放经济中奠定国际分工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土地政策主体的唐政府面对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剧烈的客观环境,从土地政策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均衡发展出发,以满足财政需求,维护其统治的根本利益为目的,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调整土地政策的不均衡结构,使之趋于均衡,以提高土地政策的整体功能。唐政府放弃授田的传统职能,改变直接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渐进地调整均平占田、抑制兼并的政策,最终使田制不立、不押兼并成为土地政策的宗旨。唐后期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土地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我国的贸易政策必然会呈现出自由化、市场化、透明度、公正性和统一性的特征。随着我国大部分产业三年保护期的结束,我国贸易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这样的特征。虽然这与社会主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但却会使我国的贸易政策目标面临冲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我国需要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贸易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给我国的产业和市场提供必要的保护及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