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影响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纵向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并结合中美横向对比,在充分认识经济虚拟化进程所带来的经济运行变异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分析了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所出现的背离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变得更加密切。另外,与美国相比,中国仍然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经济虚拟化时期的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1—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经济增速和货币供给增速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中性论成立,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并无实际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刺激货币供给扩张,另一方面引起物价上涨;而货币供给扩张又会在满后期上引起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周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系的热点问题。货币供应量作为国家宏观可控的因素,是调控经济增长.调节物价有效措置之一。本文选取了1979—2010年M0、M1、M2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根据,通过统计方法找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国家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和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货币在长期内是否对实体经济有实质性影响是在理论界争议很大的论题。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物价有显著关系,同时与产出的变化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无显著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1985年以来货币M1、M2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变动关系李琨受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利率转为货币供应量,力图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浪潮迭起、国...  相似文献   

7.
8.
现今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运行有两个并重的主题,分别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两个主题之间动态相连,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经济虚拟化的不断导致虚拟资产的数额和交易量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所以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如何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促进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和谐进步已经成为重大课题。本文从虚拟经济的背景出发,根据国内发展现况,为研究经济虚拟化对两大主题的影响提出了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是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通货膨胀根本来讲是货币现象.除了政府自身发行货币的动机外,本文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总供需平衡理论结合,得出经济增长使得需求增加、商品财富下降、实际工资下降的推论,认为为了反映经济事实,掩盖实际工资的下降,需要新发货币,这使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相当于价格水平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现象.本文认为这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制度变量的滞后性前提下,运用货币滞存法对中国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超额货币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长期而言是负向响应并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对超额货币程度随机误差项冲击的响应短期达到正向响应的峰值,其后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相信通胀持续高位,则应该分批配置一定的银行、保险、地产类股票;如果我们相信通胀可控,则应该分批配置基础能源、基础原材料类股票。在3月31日南京举办的G20集团货币体系研讨会上,决定当前全球通胀前景的最主要变量,仍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参会者这样总结G20集团的集体不作为:1、美国错了;2、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OECD国家和金砖四国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考察对象,基于1980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数据,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重点就全球货币供给对不同价格水平波动差异,进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10,(3):19-21
周小川称,我们要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此同时,要高度关注通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变化,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要继续在保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含有资本品生产不对称信息和消费品生产流动性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证实了在干中学发展阶段和金融欠发达共同作用下,中国需要实行国家隐性担保和利率管制相配合的金融体制,并实行适应性货币政策,激励银行信用扩张,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运用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转轨时期正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并存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剖析相应的兼顾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控制的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15.
确定情形下的货币、利率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消费和资本投入施加预付现金约束,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AK模型)下建立了一个封闭的货币经济体,并构建了以利率为核心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在确定情形下,利率的改变会影响代理人的消费与投资,并进而对价格和经济总体的消费与投资产生影响,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以间接控制货币供给;当货币供给变化时,经济总体的消费与投资等变量也会发生变化,货币不是中性的;通过比较最优利率政策与Friedman法则,发现两者惟一的区别仅在于最初期利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去年夏天以来,国内物价水平呈现加速上行的态势,通胀压力加大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只有厘清本轮通胀压力上涨的真正原因,才有可能认清其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从探讨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入手,指出其潜在风险,预测了通胀近期走势并提出监管层今年总体的调控取向。  相似文献   

17.
In the 1990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y demand and interest rates began to fall apart. We analyze to what extent financial innovations can explain this breakdown. For this purpose, we construct a microfounded monetary model with a money market that provides insurance against liquidity shocks by offering short‐term loans and by paying interest on money market deposits. We calibrate the model to U.S. data and fi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weep technolog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which improved access to money markets, can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money demand very well. Furthermore, by allowing a mor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money, 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相似文献   

18.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10,46(11):18490A-18490A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科技和银行业的发展,各类卡积分、返点的经营模式日益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之中,而这些积分、返点除了能够支付企业产品、兑换成消费者想要的礼品或在下次消费时冲抵现金,从而实现价格上的优惠,实际上也在部分履行着货币的职能.因此,通常将其称之为"企业货币".  相似文献   

20.
尹宗成  李向军 《上海金融》2012,(9):10-15,116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我国金融发展规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2)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远低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3)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为企业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