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利率市场化就是要建立起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利率转变为由金融机构自身依据其资金余缺状况、边际成本、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银企合作关系以及风险程度等因素而确定的资金价格形成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资金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我国十一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利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金融机构依据市场利率确定其资产负债价格体系。当前,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率结构和利率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这一改革将对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方式产生历史性的影响。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利率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利率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运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近,呼之欲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引起金融界广泛关注。“利率市场化”含义有多重:狭义指利率水平由市场机制,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或行业协会决定,而非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广义则包括由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就此制定具体利率。此外,利率市场化也指利率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决定转变的动态过程。目前,我国不少利率品种已经完全或基本由市场决定,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一级市场利率等。称我国仍属利率非市场化,主要是基于存款利率和主导贷款利率仍由中央银行制定。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增长较快,外部…  相似文献   

6.
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规范与完善苑治亭,毛翎羽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新型运营机制的建立.利率市场化问题也日益被提到了重要日程。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对各级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逐步缓和消除管制状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由市场资金状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这...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国已确定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利率市场化.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改革步骤是:首先,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使其接近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其次,放开县级以下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使其发挥引导民间信用的作用;第三,逐步扩大城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第四,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对存款利率实行有弹性的管理.不难看出,有关利率的各种限制和管制都将逐步取消,主要受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势必波动频繁,波幅增大,并且难以准确预测.这势必作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和收益,从而使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最主要风险之一,使利率风险管理成为银行最主要的管理项目之一,而且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杨菡 《西安金融》2005,(4):23-24
2004年,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各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增大.利率敏感性进一步增强,货币市场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提供服务平台的功能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利率市场化改革旨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必然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的时代,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  相似文献   

10.
尹继志 《金融与经济》2021,(9):16-23,41
利率走廊是中央银行为了调控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而设置的政策操作系统,其运行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便利工具和贷款便利工具,同时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控制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附近,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加拿大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在利率走廊的构建和运行上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借鉴.我国中央银行的利率走廊上限应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限可以选择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回购利率(DR),政策目标利率可以选择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隔夜回购利率(DR001).为了使利率走廊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丰 《投资与合作》2010,(10):11-12
研究证券就必然要求研究证券的定价,而证券定价的核心问题即为利率期限结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已经开始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争取在三年内实行利率市场化,并且确立了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将越来越突出,因而对债券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高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 人民币贷款浮动利率是中央银行利率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贷款利率由官方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通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使金融机构能够在一定的利率浮动范围内依据市场供求变化自主生成和决定资金价格,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践证明,贷款浮动利率政策的制定和应用,适合于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19日晚,央行官方网站宣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改革要点包括: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信社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变.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率市场化一般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蕾 《云南金融》2012,(2X):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宝诚 《新疆金融》2006,(11):41-42
一、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随着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的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个体的传导体系,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而在传导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一)中央银行层面1.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虽然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  相似文献   

16.
李蕾 《时代金融》2012,(6):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邹平座  刘方旭 《银行家》2004,(7):118-123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农村后城市。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围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利率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地说,就是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的有效的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在<二00二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报告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令金融行业的人们瞩目。在实际运行和管理中,邮政储蓄业务的运作乃至相关的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1、对邮政储蓄利率政策上的倾斜,是导致邮政储蓄业务的不规范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业务采取了倾斜的利率政策,从而为邮政部门提供了对外扩张的原动力。邮政储蓄在中央银行转存款的利率为4.347%。 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备付金存款利率为1.89%,邮政储蓄转存款的利率比金融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