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是人口规划二是国土利用和国土整治规划三是能源等战略性资源开采和利用规划四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规划五是科学研究和重大公共性技术开发规划六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福利保障、就业等社会公益事业规划七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八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发展规划九是法制建设、体制变革(合国企改革、城乡统一制度和各区域统一市场建设等)和政府职能转变规划十是对外开放进度和国际关系规划等"十一五"时期即将到来,各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正在抓紧制定"十一五"规划。从本次开始,原来的"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这无疑是适应体制变化和加入WTO新形势而做出的一个非常关键而重要的改动。计划侧重指令性,强调政府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发展规划反映政府在特定客观环境下对国家、区域、城市发展前景的预测以及政府的愿望和意图,但是计划和规划的实现程度和实施的效果则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制定规划中应坚持不同的原则。本文主要研究在社套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作用、规划的主要类型和制定规划的原则,为各地区制定“十一五”规划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经历市场与规划高度融合的独特经济转型。在经济运行诸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规划机制。计划机制广泛应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当前采用的规划体系并非传统的计划工具,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转型,使之更加适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社会运行模式。五年计划已从单纯的经济计划转型为公共事务治理规划,涵盖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领域。规划与市场已成为中国公共治理体系中相辅相成的核心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一、对两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苦累的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计划工作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加强、提高;但是较之传统体制下的“计划”,其内容、性质和方法均有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下的“计划”,无所不包、面面俱到,特别着力于订项目、分投资。市场经济下的“计划”和“规划”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亲础作用为前提,计划从其性质看,是指导性的;计划指标,总体上看属预测性;故此要求计划的内容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按此标准衡量太原、大同两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草案…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定位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世界性经济学难题。政府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由市场配置资源是一条基本规律;在我国,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结果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同时政府本应做的加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又做得不够。也就是说,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方面,既存在政府"越位"现象,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相似文献   

6.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市场决定计划,计划对市场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应当建立在以市场为中心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决定计划,计划服从于市场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调节社会资源的两种手段,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计划与市场关系中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市场居于主导地位,市场决定计划,计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汪祥春,王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如何配置资源?怎样才算资源最优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转型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以计划为基础,以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凭借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质上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机制必须促使经济行为王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把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下场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实际运作也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原则和重点王家珍建立和完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靠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对市场价格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有利于克服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应把握以下...  相似文献   

10.
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制黑龙江职工金融学院迟国泰一、引言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市场调节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走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迫切地否要有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体制,否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没...  相似文献   

11.
Since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 large amomt of foreign investment has flowed into the country. The domestic economy has been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after adept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hich contributes to a higher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ecological enviromnen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foreign economir developm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its market economy.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a se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related to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How we should prevent and control effectively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avoid serious. effect and damage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the key point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区域发展规划( R D P)是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总体部署。本文将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作为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三大理论对区域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碚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6):10-14,22
当年东部地区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当前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地区虽然也有许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而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流向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能否提高西部地区对投资资金的吸引力和消化力,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中,特别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要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治理或者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好市场运作与政府功能怎样结合的问题;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及模式,在近10余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从价值维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学术界的一大薄弱环节。本文以两个百年的纵深,从价值维度切入,重点论证并原创性提出了:以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立场;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的;确立三个为主(公有主体,按劳分配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主导)和三个共存(多种经济成分,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市场决定微观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以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绿色生产生活体系,建设以国家内生创新为主导、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多元协同创新为补充的关键核心技术进步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经济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体系等等,以此四点为价值原则;以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根本价值实践主题,其核心要义是:国民幸福可持续、国办公业建和平、党揽全局谋长远、民本路线通民心。创建具备上述价值总体的目标路径同向认知体系与实践行动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亦是本文的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其他规划的科学性,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影响重大。本文论述了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探讨了我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振  李秋莹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144-146,188
衡量旅游规划实施成功与否,不但要对比规划蓝图与实施现状之间的差距,更在于审视其为规划区域是否带来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从经验上看,经济因素可能对于这样的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对2007年全世界145个国家的旅游产业截面统计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分析,间接证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旅游规划实施成功的概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基于此认识,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规划实施更容易成功的理论原因,并提出促进中国旅游规划实施成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大开发中重庆产业布局调整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经济地理》2003,23(5):677-680
经济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布局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依据重庆市情、劳动地域分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要求和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划分和界定重庆三大产业区,以此作为产业布局调整的一种地域形式,在综合评价三大产业区产业现状和发展优势基础上,对三大产业区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制定“蓝色工程”计划 发展海洋产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群。本文研究分析了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应该尽早安排制定以发展海洋产业为目的的“蓝色工程”计划,在21世纪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界性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提高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把我国海洋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也是海洋为经济建设眼务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海洋产业安排角度论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宏大设想。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past 20 years, China has mad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in the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eing updated, and technology is playing a more andmor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man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are reducing. However, 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hang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uch as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high discharge, inharmony, recycling difficulty, and low efficiency, which havegreatly impaired and restrict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economic growthpattern is inevitab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ploit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transformation from unsustainable to sustainable growth is the only choice in chang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addition, the transformation should not completely rely on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market mechanism. We should makefull use of the power of governments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相似文献   

20.
Reviewing evol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mode in different economic formations,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meanings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ause of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acut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aw of ecosystem and the law of economy.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the ecovstem. Therefore,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aspect of the supply of the ecosystem. That is to say, firstly, the scale and pace of economy growth must be adapted to the supply cap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under the current technology. Secondly, based on the supply 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we should make it clear how to make limited resources allocation attains equilibrium between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The paper clarifies that in the mode of knowledge economy; we may transform the way of economy growth,form optimum economy structure, change the base of resource supply, strengthen the supply capability of ecosystem, expand the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and finally accomplish the eco-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 and technology. The ess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economy that were discussed above determine that knowledge economy is an econom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