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和谐,关键是要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万物和谐,贵在人和.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谓人际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人际和谐的深层结构是经济关系.当前,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最根本问题是享有经济权利上的不和谐.社会和谐取向下人际和谐的实现路径在于处理好经济关系,处理好各方的经济利益,才能消解矛盾,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才能最终建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有人的自我和谐。自我和谐就是要求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荣誉,挫折和困难。“自我和谐”实际就指人内心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自我做起,正确认识事物、处理矛盾、规范行为,才能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
李瑾 《管理观察》2011,(15):202-2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人自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力量,人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人内心与外在的和谐、人言与行的和谐、人肌体各方面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助于达到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社会又为人自身和谐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和谐企业就是在企业处理内外部关系时体现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推动,和谐的文化是企业和谐的源头,是企业和谐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证。马克思认为,  相似文献   

5.
徐佰春 《活力》2006,(10):57-57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构建和谐企业绝不能忽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企业的和谐,他们都是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部分的不和谐会导致整体的不和谐。所以必须下工夫促进这三方面的和谐,以推动和保证和谐企业的健康构建。  相似文献   

6.
"创先争优"的核心价值是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电企业"创先争优"就是要保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设备的和谐,人与管理制度的和谐。发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提升和谐价值,实现人与人的感情对接,人与设备的和谐运转,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在"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突出自己的创意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黄英 《企业经济》2008,(2):111-113
从总体上说,旅游主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是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旅游之和谐具有层次性,即显性与隐性之分别。显性和谐是指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直接的和谐,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隐性和谐是指受旅游审美活动的影响或促进较为间接的和谐,如文化和谐、人与历史的和谐、心理和谐等。旅游显性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固然重要,但隐性和谐也的确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8.
谈绿色管理中的人态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绿色浪潮的到来,绿色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文章从绿色管理的内涵入手,揭示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是企业绿色管理的三大目标,并对人态和谐的内涵,人态和谐在绿色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剖析,最后提出了企业促进人态和谐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人态和谐和全面绿色管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期刊荟萃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荣长海在200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这五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  相似文献   

10.
李静静  邸巍 《企业导报》2010,(2):252-252
和谐是天地万物、人生社会的最佳状态和至归,任何再生产只有在和谐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天地万物生生变易只要接受和谐的内在要求,遵循自然之道,都能在宇宙坐标系中找到定位。和谐包括:心和,即人自身内心的和谐;人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天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王影 《活力》2011,(2):77-77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模式,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条件。人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现代企业和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理思想史上,和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管理价值理想和伦理目标。所谓和谐,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人与社会)、自我身心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和谐是指人的身心(包括生理、心理)处于一种最好的状态中:其次,和谐指人与人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反应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上,要求现代社会的人要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是提高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竞技运动必须经过改造加工、才能适合社会中普通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反应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上,要求现代社会的人要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是提高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竞技运动必须经过改造加工、才能适合社会中普通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反应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上,要求现代社会的人要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是提高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竞技运动必须经过改造加工、才能适合社会中普通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正武 《价值工程》2011,30(33):315-315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价值,阳光体育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阳光体育运动在构建健康和谐社会的作用,即阳光体育运动可塑造人身心和谐、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融洽人与人关系,促进人与人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升天文明是人类的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  相似文献   

18.
李丽娜  刘洁  刘锋 《河北企业》2013,(6):109-109
<正>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在蓬勃发展,计划经济的痕迹在逐渐消退,新兴的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摒弃依赖思想,加强主体能动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人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激发了人自身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运营也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广大人民的共同梦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是人自身的和谐,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的和谐。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发挥人的主体性是必要条件,只有人主  相似文献   

19.
赵桂华  刘亚峰 《价值工程》2010,29(18):156-156
本文讨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发展趋势、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水资源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并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办法。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水和谐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目前,人类面临严重人与水不和谐问题,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实现和水的和谐共处,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主体及其管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研究社会必然研究社会主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社会主体——人的改造和优化,以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主观条件。和谐主体是集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与人类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体的和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具有重大的管理效益:其一,“和谐人”是和谐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其二,和谐人际产生管理正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