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科技合作的分析,在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的规划引导作用、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共赢促合作和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合作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呈现出良好的态势.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深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不断调整和优化,这离不开成功的资本运作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和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提升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子彪  李少帅 《技术经济》2017,36(10):38-46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基于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视角,绘制了三次产业中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并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结果表明:京津冀在第一产业、五大二次产业、三大三次产业上的创新合作具有复杂性、优劣势并存的特点;京津冀产业转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合作链条整合空间极大,但目前产业合作链条的创新效能发挥欠佳。最后,对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比较劣势在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也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据统计, 1998年西部 6岁以上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者占 18%,比全国高 4.3个百分点。以平均所受教育年限计算的人口文化教育指数为例,西部地区为 5.66,比全国平均值 6.29低 0.63点。再看,中国经济学家徐逢贤历时 7年,考察东西部 30个县,得出 4组东西部相比较的数据:东部平均每 100人拥有科技人员 18人,西部只有 2人;东部乡镇企业领导学历在大专以上占 64%,西部只占不足 20%;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6.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中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足、城乡联动不足、产业分工不足、市场化水平不足、基础设施一体化不足、消费和出口作用不足等许多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需要以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及其在空间的有效分解为前提,以产业合作为主线,以市场和企业自下而上的力量为主体,进一步发挥京津冀地区的区位、资源、科技、文化等优势,以启动京津实质性合作和构建京津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契机,以深化区域制造业分工为核心,以制造业集群发展为支撑,创建"繁荣看京津,实力看河北"的区域联动型产业结构,释放经济潜能,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着力打造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在改革开发的进程中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针对京津冀都市圈产业互补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给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交通建设投资加快,物流基础条件将迅速改善;物流园区加速调整,物流产业集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物流功能不断拓展,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物流产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可行路径是构建现代化交通系统;科学布局,形成高效物流网络;加强物流技术改造,提高物流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开拓乡镇市场;发挥港口优势,布局更广区域的物流发展。三地政府要用好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助力物流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加强京津冀经济技术合作问题的思考姚绍学薄连明现代区域经济,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利用、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江苏与上海的联合,创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广东与港澳的合作,带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腾飞;河北与京津携手,也必然推动京津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了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政府间合作博弈演化。指出:京津冀区域地方政府间不平等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以及长期"各自为战"的利益格局是造成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现实中缺乏"合作"的有效"承诺",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社会整体的非理性,而有效的先行"承诺"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能够促成社会最优的政府间合作,两者的形成需要中央政府的参与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包路林 《经济论坛》2014,(12):25-28
张家口市与承德市境内有潮河、白河、黑河、洋河、桑干河等北京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的上游河流,其水量与水质直接影响北京水源。本文通过分析北京、承德、张家口三地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合作的必要性,对以往的合作项目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水资源合作的相关建议,为探索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资源合作、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嘉 《发展研究》2002,(7):58-59
一、台湾IC产业的发展经验 台湾的IC产业已成为影响全球IC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99年台湾IC产业营业额达3608亿元新台币,产值名列全球前4名。20年来台湾的IC产业发展迅速,造就了一批像台积电、联华电子、旺宏等世界著名的高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产业协同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产业集群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后奥运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从更高层面审视,京津冀在推进产业链合作的深度、产业链联盟、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进展还比较缓慢,因此,要梳理京津冀重点产业,精准实施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谋划京津冀重点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立足战略全局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产业链共同体建设;建设高效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以京(廊)津为主轴,重点打造津秦唐沧东部滨海发展带和京保石发展带.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突出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和天津现代制造业中心地位,加快北京非核心产业功能向天津、河北疏解,加大河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增强河北的腹地支撑作用.为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引导,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大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和人员交流水平,实现三地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陈永国 《经济与管理》2007,21(10):26-29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与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日益密切,彼此互动。影响着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下,北京和天津的新定位为京津冀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奠定了宏观规划基础。京津冀经济圈以技术转移促进产业分工应在技术创新水平、技术要素融合和技术能力转移中提升产业分工协作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出产业互动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是促进京津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战略安排。对京津冀经济圈实施这两大产业协调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 《经济纵横》2006,(9):20-21
本文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该都市圈科技创新绩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建峰  母爱英  罗义 《生产力研究》2012,(7):185-187,211
文章在分析河北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检验京、津、冀产业转移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虽然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京、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但1996年以来,其影响的途径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而非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反而对京、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生了负面作用,同时,虽然京、津在河北省吸纳国内投资中占优势地位,但京、津产业结构调整并未明显促进其对河北省的投资,三地自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区域间贸易和投资机会成为拉动京、津、冀区域间投资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粤台光电产业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光电产业技术附加值高,应用民用化、产业规模化,对上下游产业拉动明显,在全球范围得剑快速发展。台湾光电产业基础雄厚,在全球光电产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大陆经济强省的广东正在积极发展以平板最示、LED(发光二极管)、太阳能光伏为卡的光电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几乎用了两个十年的时间,京津冀合作渐成正果——告别坐而论道而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借用苏文茂那个著名的相声段子来表述——京津冀很早就将“应该合作”那只靴子重重地掷在地板上,这当然会引人关注;但是“怎样合作”这只靴子却迟迟没了动静,这多少会让人焦急。近两年来,“怎样合作”这只靴子开始被掷向地板,京津冀合作有了较大的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