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食用菌室内周年生产模式利用各种塑料大棚和空闲房屋等作为周年生产的菇房,根据室内气温的变化,选用不同种类的菌种进行连续栽培,充分利用室内有利环境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生产实践,7-8月份,适宜栽培高温型菌类;12-翌年2月份,可栽培中、低温型...  相似文献   

2.
平菇的栽培与管理(一)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有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我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是食用菌中后起之秀。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畦床栽培、塑料袋栽培、室外阳畦栽培、塑料大棚栽培、菌砖栽培、瓶子栽培、箱子栽培、人防...  相似文献   

3.
农民办技校     
农民办技校邹书海是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镇高山村农民,他在四年时间,经过200多次试验“食用菌简易快速制种”、“高效延时保温节能灭菌灶”、“长稻草室外平菇无污染优化栽培”等七项新技术获得成功。这些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制种及栽培工艺,不用高压锅、接种箱和任何...  相似文献   

4.
覆土材料在食用菌栽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覆土栽培可使料温相对恒定、水分充足,其产量均高于立体栽培。食用菌栽培的覆土材料不一定非要草炭土,使用沼液处理“沼液腐殖土”也是食用菌覆土栽培的好材料,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镇北荡村菜农,近几年利用塑料大棚内的地面种蔬菜,大棚的空间种吊盆黄瓜,实行菜瓜高效立体栽培,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利用大棚空间栽培吊盆黄瓜,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与地面的蔬菜生长互不影响。从栽培到上市,仅用60余天时间,一年可栽三茬,每茬比在同一大棚内地下栽培的黄瓜早上市20多天。吊盆透水性能好,黄瓜不易得霜霉病。其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六种食用菌值得开发据国内一些科研、生产部门调查研究,有以下一些食用菌值得开发。紫木耳:肉质鲜嫩、味道独特,既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又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品质明显优于毛木耳,且生物转化率高,适温范围广,抗逆性强,栽培料来源广。栽培紫木耳既可弥补国内黑木耳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种简单实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液技术,已由南昌远泰生物开发公司研究开发成功。采用营养液栽培食用菌,是继袋料栽培之后,在食用菌生产技术上的又一次革命。这项高新生物生产技术,是1997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谢远泰在长期培育和发展食用菌新产品“茶树菇”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来的,现已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发明专利。与袋料栽培技术相比,营养液栽培食用菌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据专家介绍,用这种方法生产,没有环境污染,是真正的绿色安全食品,而且缩短了…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下脚料可提高平菇产量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收集起来再栽培平菇,可获得增产二成左右的理想效果。现介绍给读者,供参考。下脚料的收贮有羊棉子壳、锯木屑.花生壳、谷壳等较难腐败的培养料,在第一个生产周期后还可用来栽培平菇、金针菇、草菇、蘑菇等食用菌,其中...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13,(10):46-46
葡萄架下栽培食用菌技术 技术要点:1、春秋季葡萄园间套种毛木耳;  相似文献   

10.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亩利用秸秆4000—5000千克。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业保护地栽培已在全国各地兴起。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生产设备与技术的改进,日益受到广大农民的关注。最近,由北京市育通顺发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防风防水气垫保温纸被,给广大保护地栽培者带来福音。长期以来,大棚、温室一直沿用草苫子作覆盖物,经营大棚的菜农、瓜农、果农受到三大困扰:一是草苫子不防水,一遇雨雪就会增加负重,造成塌陷,影响产量;二是不防风,一遇大风就会刮起草苫子,使瓜菜减产;三是保温性能差,一遇冰雪低温天气就要受灾。为帮助瓜菜果农排除上述三大困扰,北京育通顺发纸制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保温纸被,首次向农资  相似文献   

12.
一、生态治理 环境条件适宜程度是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最重要的诱导因素。根据栽培的食用菌种类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最佳的栽培环境.并在栽培管理中采用符合生理特性的管理方法.这是病虫害防治的最基本治理技术。选用抗病虫性、抗逆性强的菌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可增强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大葱传统的栽培方式为夏栽秋收冬贮,有明显的季节性,淡热季突出。为了实现大葱周年均衡供应.我们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大葱品种,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及应用一些简易设施(小拱棚、塑料大棚、简易日光温室)等,使大葱能够秋、冬季进行栽培,解决大葱淡季鲜品供应问题,进而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6,(9):23-23,25
油桃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一定的设施内,通过对环境因子的调节,为桃树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CO2等条件,实现反季节上市的一种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又叫设施栽培,目前常用的有日光温室(塑料薄膜日光温室、玻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一般塑料大棚、智能型大棚、连栋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5.
平菇是人工栽培中适宜性较强、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子实体质嫩味美,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氨基酸和糖类,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一定药用价值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也大量增加,加之鲜平菇不耐贮存,极易腐烂变质,如将其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可极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栽培效益。现集中介绍十种各具风味和营养丰富的特色平菇食品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之友》2004,(7):8-13
为加强对广西食用菌开发工作的指导.切实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广西冬季农业开发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广西区人民政府最近召开的广西标准优质特色高效秋冬菜开发工作会议及广西农业生产座谈会精神。为加快广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使食用菌生产在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广西区农业厅今冬明春广西食用菌生产工作提出了以“南博会”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区域化布局、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抓好菌政管理为基础,以引企(业)、引技(术)、引种为突破点,以提高、规范菇农种菇技术为手段,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提高广西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实现全区食用菌栽培面积8000万平方米,产量25万吨,产值154亿元,农民人均从食用菌生产中增加纯收入20元以上。食用菌主产区及名特优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的农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90-180元左右.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为配合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需要.本刊将连续刊登相关食用菌生产方面的品种介绍及生产技术方面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下脚料的二次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天 《致富之友》2004,(5):24-25
试验表明:各种秸秆,棉壳等经过栽培食用菌后(又称下脚料)其中粗纤维分解率是50%左右,木质素也降解30%左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较不栽培食用菌的粗料提高1倍以上,培养料机械强度锐减,透气性增加,只要进行适当处理,完全可以重新利用或作另类制种及栽培。这即是提高食用菌生产经济效益需要,也是促进生物质良性循环利用,推动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现将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简介如下:识别要点:1.所有栽培的食用菌几乎都可受害,主要危害平菇、香菇、蘑菇、草菇、银耳、木耳等。2.菇床感染线虫后,菌丝稀疏、生长缓慢,且逐渐萎蔫贴于料面,即发生所谓“退菌现象”。此现象与因温度过...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园地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季节,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  相似文献   

20.
《致富之友》1994,(10):14-15
食用菌栽培的营养条件与环境调控在食用菌栽培中,首先是选用优良菌株和适宜的培养料;其次是根据菌株与培养料,调节营养条件之外的外部环境因子,包括光、温度、空气湿度及各种气体浓度。本文探讨了各种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与其生产的关系。1.光光照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