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只有具备以上四性的审计证据才是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才能够支持审计结论。但是,目前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更注重在审计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处理、处罚,对如何取得符合“四性”的审计证据往往未引起必要的重视,给审计执法工作带来了风险。本文仅就目前审计取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供审计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3.
2010年9月1日审计署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该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的基本依据。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对促进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大意义,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变化很大,对整个业务流程作出详细的规定,并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即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将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要任务。为此,县级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审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财务部于2006年2月公开修订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修助记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1301号)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审计证据》(以下简称第5号)。原准则由总则、一般原则、取证方法、附则四章组成;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实施阶段重要的审计记录文书。审计取证单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础,是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因此,编制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是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项目审计过程的核心工作。本人结合自身审计工作实际情况,谈一谈对编制这两项审计记录主要内容的心得体会,仅供各位同仁参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共用十五条二十款对计算机审计及其相关工作进行规范。考虑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审计内容、统一了计算机审计标准、规范了计算机审计行为,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审计方法和手段应用到了审计业务的每一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用专门一章、二十八条对审计计划工作进行了规范。与《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和审计署制定的有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其他规定相比,涵盖面更广,内容更加具体,规定更加明确,将审计计划工作摆在审计工作突出的重要位置,彰显了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经过修订后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今后,各级审计机关将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新准则作为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广大审计人员除了要逐章、逐节、逐条和逐款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实现审计行为规范化,促进提高审计质量,这已不是一个新的论点,但仍是审计机关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去实现的审计管理目标。审计署1号令、2号令的发布,再次引发了广大审计人员对审计行为规范化的讨论与关注。本文拟结合审计实践中存在的某些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就审计计机关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审计准则,促进提高审计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审计操作中常见的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审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多数项目前期投入较少,未能对项目的审计目标、具体…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