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声音     
<正>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今后的10年、20年是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开发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建设方式脱离实际、贪大求洋,严重浪费建筑空间和土地资源,侵占优质耕地,危及生态安全等。要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须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建造发展模式。一是发展"人车分流、交通优先、绿色运行"节地型城市建设方式;二是发展"立体城"城市建造模式和用地方式;三是发展轨道交通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这些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的增大,资源的衰竭引发出一系列的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况,并将其分为发展阶段、警戒阶段和危机阶段三个类别.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演化轨...  相似文献   

3.
结合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格局与经济社会现状,构建区域系统耦合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分析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发展度。结果表明:第一,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运行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发展度显著增强;第二,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历严重失调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级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并呈现为生态损益-同步发展-生态导向的动态发展特征;第三,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协调发展,但经济社会系统略滞后于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守底线、重质量、优结构的转型期。中央提出"划边界、守红线","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总体思路,将空间资源统筹管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2014年,武汉市被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先后确定为全国首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城市。为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空间资源管控,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安吉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围绕"打造中国最佳人居"的目标,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全民参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经过10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一个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最佳人居优选地。2009年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联合国人居奖。建设美丽乡村,倾力打造美丽宜居之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论述了西部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三方面的综合问题,论证了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施,而且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很有必要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人"的集聚作用。新型城镇化需要让农民"进得来,住得好,用到位,留下来",改善城市常住人口的生活质量成为关键性环节。这需要用法律措施保障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加快对涉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法修订,构建更加合理的税费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变全体城市居民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八大期间,"城镇化"、"城乡发展"等词被多次提及,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密切关注,而作为以能源产业发展为主的能源型乡镇的城镇化更是涉及了城市转型、城镇化、资源生态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的例子——长治振兴新区,依托企业优势,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因而分析其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学理优势,也为其他能源型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各类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攀枝花市作为西南部重要的冶金城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结合创新型城市理论及经验,探讨攀枝花市作为成熟型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等方式,利用技术、人才、资源和设施等优势条件,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而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成熟型矿产资源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时期的林业进行定性定位,提出了林业具有"双属性"、"双任务"和"三地位"的重要论断.2004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发展城市林业写入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中,并要求厦门率先实施.为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构筑"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屋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2004年我市林业(园林)工作会议确立了厦门走生态型、景观型、科技型的城市林业发展道路.市政府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增幅高达216.7%.作为厦门市林业计财工作的领头人,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厦门市林业局在加强林业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运行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模拟多情景下徐州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当量因子法与PLUS模型。研究结果:(1)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湿地与水体面积先减后增。(2)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3)在三种情景模拟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损失,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重要原因。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侵占其他地类速度加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少。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冶市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市。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资源枯竭、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等问题,大冶市利用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加快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着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讲,对城市的建设用地生态规模和耕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从实践意义来说,可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为城市确定一个适宜环境的良性发展的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规模限度,促使城市建设用地在生态可持续条件下进行利用。从建设用地合理生态适宜量比例和耕地资源固碳释氧的角度对城市耕地资源生态效用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可为系统研究城市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提供参考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淮北作为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基地,建市60年来,为国家贡献原煤10亿多吨、输电200亿度,但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以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根来增强"四个意  相似文献   

16.
绿色农业生态资本化运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农村"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农业生态资源浪费、农业污染和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对促进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涵义与原则、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构成要素、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土地供需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要求武汉城市圈内土地供需和谐.规划土地需求保障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规划土地的供给优化综合用地效益,是土地供需格局确定的依据.以武汉城市圈的现状为基础,采用GM(1,1)模型预测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需求,利用GIS方法重点探讨圈内可用于建设的未利用土地资源总量以及供给新增建设用地的能力.得出土地供给可以满足需求和北部、南部可用于建设的未利用土地资源较为充足两个结论.提出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布局方案,建议优先发展南北方向的城市群,力求科学安排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加快武汉城市圈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宜居城市群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乌海市是中国资源型城市之一,如何应对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是乌海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依据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机遇、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内涵和特征,明确乌海市城市转型内涵,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框架,从城市功能完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关键资源合理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乌海市城市转型。最后给出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和相关对策建议,以期顺利实现乌海市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9.
由于资源的的制约,干旱区资源型城市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其现有发展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发展了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现有矿产资源开发、保证城市经济来源的前提下,建立循环经济为主导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培养人才和企业生产的科技力量,发展高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景观型村庄受到极大追捧。工商资本通过推动集中居住,一方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持;一方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景观型村庄的集中居住还带动耕地集中、生态资源集中,在工商资本参与下实现乡村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选取长沙市浔龙河村个案进行研究,从工商资本参与集中居住、休闲农业发展推动耕地集中、生态价值驱动生态资源集中三个维度,揭示景观型村庄集中居住的机制与路径,从而为理解景观型村庄振兴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