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志芳 《中国金融》1998,(11):26-27
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简称信用证)是现时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贸易支付制度和最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在信用证结算中存在诸多导致风险的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形式及防范措施,对于银行规避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是主要的结算方式.本文将就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加以探讨,并且提出一些可行的规避方法.  相似文献   

3.
蒋微 《中国外资》2009,(8):115-115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是主要的结算方式。本文将就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加以探讨,并且提出一些可行的规避方法。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LETTRE OF CREDIT)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结算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买卖双方的贸易风险,尤其是卖方。同时也明确买方在信用证使用的过程中,因银行不过问“单货是否一致”而容易致使买方受到损失,忽视了买方也能从信用证结算中规避一定风险,本文对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出口型生产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回避措施。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业务这一目前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融资和结算工具所隐含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进口信用证存在的进口商的信用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单据和货物欺诈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探索商业银行应对进口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结算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外贸企业中最主要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尽管由银行提供信用,但它仍旧内潜着很大的风险,本文总结了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风险,希望能对我国外贸公司选择结算方式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流动血液.但是如何使用好各种结算方式,是保护血液正常流动和防范血液流动风险的关键之处.本文从信用证与其他结算方式的风控流程出发,揭示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选择适合的结算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乞海英 《云南金融》2012,(1X):130-130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并非毫无风险,反而由于手续烦琐常常面临各种风险情况。本文结合信用证的特点以及信用证结算中出现的风险案例,对信用证中需要加以防范的条款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乞海英 《时代金融》2012,(3):130+132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并非毫无风险,反而由于手续烦琐常常面临各种风险情况。本文结合信用证的特点以及信用证结算中出现的风险案例,对信用证中需要加以防范的条款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一直困扰着出口企业与银行。信用证欺诈案件以及信用证使用不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出口企业与银行的利益。分析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业务是银行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结算方式。它将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链接为一体,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信用证作为采纳程度较高的结算方式,在实务中被无理拒付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何防范信用证业务风险,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随着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国内信用证加入了国内贸易的结算方式之中。但目前国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信用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国内信用证在发展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并就如何让国内信用证更好的服务于国内贸易,提出了若干对策,这是本文重点阐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因其提供的银行信用而一直受到卖方的青睐。在UCP600规则项下信用证结算是比较稳妥的结算方式,但也存在着风险。面对种种风险,为了避免陷入被动局面,出口企业应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充分了解信用证及其规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UCP600信用证(L/C)结汇风险防范的措施,从而保障出口企业正当的收汇权益。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达44.86%,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出口贸易中为了能确保货款及时安全地收到,我国外贸企业一般都倾向于使用信用证结算.如何防范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是外贸企业在使用信用证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亚琴  沈和庆 《中国外资》2010,(16):152-152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结算工具,也是银行操作最复杂的业务之一。本文简析信用证四种表现形式下的各自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中掌控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结算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结算工具,也是银行操作最复杂的业务之一.本文简析信用证四种表现形式下的各自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中掌控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我国首次公布的八种结算方式就有信用证结算方式以后,历次修改补充的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结算公式并没有被取销,可见这种结算方式是有存在价值的。但信用证结算方式推行了几十年,实际使用量少得可怜。如张邦钜《我国银行转帐结算问题》一书中所列举1982年我国几种结算方式使用情况为:托收承付占43.2%,委托收款占7.1%,汇兑结算占47.9%,限额结算占1.8%,信用证结算占不到百分比。全国只使用254笔,仅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使用过,有些省市仅使用1.2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其对进出口双方顺利履行合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经过实践证明,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依然面临着单据欺诈、货物质量不符等风险,鉴于这些风险,进口商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防范,以降低进口商的收货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使用信用证结算可以为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对信用证的审核并不只是银行业务人员的责任.企业的从业人员要充分地掌握信用证业务的相关惯例和规则.确保信用证业务的安全操作,否则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即通过相关的案例为企业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证单据是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核心,是信用证责任与义务最重要的载体,信用证单据的遗失会对信用证使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