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工业发展、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学地理解并把握工业发展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只有深刻理解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准确地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丰富内涵,才能使政府制定出科学的工业化战略,以区别于工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成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首要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并将其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我国不少的工业产品产量跃升世界前列,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但我国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第一,我国迄今仍有62.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力随着工业化进程向其他部门转移的速度十分缓慢。第二,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技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瑜 《企业经济》2002,(11):17-18
我国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进的.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不同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产出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分离,人为因素导致了片面性,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它除了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的强制性高速推进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割裂,还表现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脱节.计划经济的产物--户籍制,使我国在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仍然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真正向城市转移.这种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至今不能得到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工业协会工业信息及自动化推进中心指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充分研究我国国情,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剖析,提出了决定中国装备工业竞争力的七因素模型。该模型以我国所处的工业化中期为背景,根据装备工业的竞争特点,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决定装备工业竞争力的七个因素归结为核心、基础、环境要素,构建了七要素的装备工业决定因素体系,并据此提出了提高装备工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山东企业管理》2014,(7):28-34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以树立一批优秀标杆企业和项目,并带动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又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工业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做了部署,-是信息化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二是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狄楠 《活力》2011,(5):44-4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又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工业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做了部署,-是信息化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二是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带动我国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侠  朱海波 《物流科技》2003,26(3):44-45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发展引起污染,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破坏,迫于环境的压力,工业化国家自60年代开始,在立法管理环境工程等方面全面实施污染控制,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经过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断层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辉 《经济界》2001,(6):13-17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这种转型是一种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至少是支柱产业的替换,因而是一种阶段性质变化或飞跃。 从经典文献来看,世界工业化升级的进程主要经历了四个主要过程:第一阶段为初级工业化阶段,主要为轻纺、冶金、化工等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第二阶段为中级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为新兴电子机械、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对传统工业的替代;第三阶段为高级工业化阶段,主要为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2.
龚绍林 《企业经济》1989,(10):31-35
<正>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在建设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永春 《现代企业》2001,(12):15-16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使命,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县域工业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是一项战略性举措。现结合寿光市工业发展情况,谈谈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乡镇企业将成为中国完成工业化的基础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化形成了两大阶段。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建设工业骨架的国家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旧城市的工业改造,建设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形成了一支队伍庞大的城市产业阶层。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传统格局,乡镇工业在1981—199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0.7%,今年将占据我国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与城市工业并驾齐驱的一支力量。与前一阶段工业化不同的是,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是在不排斥农民…  相似文献   

15.
论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以产业演进为前提和基础的,本文认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仍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工业与服务业的演进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致使城市化出现偏差,所以,遵循产业演进规律,进行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就成为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是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前提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工业文明从传统模式转为现代模式的理论先导,它为我国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路径方向。审视欠发达地区工业化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工业化思路,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工业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要素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认识陕西工业发展所处阶段与工业发展要素投入的不同特点,对正确把握工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陕西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 1.工业化阶段发展的判定指标及标志值。为了方便,特将工业化不同阶段指标(%)列表如下: 关于此表,再作如下说明: ①P1为工业化结构比重数。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设计这一指标更能反映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其公式为: ②P2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 ③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工业化最主要的标…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时期是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的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节能  相似文献   

19.
<正> 1、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丰要任务”。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工业化构成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实现工业化,是中华民族奋力追求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战略决策。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是从早期的城乡对立开始的,随着这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农民自身的力量和政府的干预,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完成了。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是先工业化和城市化,然后以工业的力量支持农业发展,最终使城乡经济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我国是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和极不平衡的经济结构。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全面转型过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好,城乡经济能否协调发展,进而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必要保障,这是关系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