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罡 《新金融》1995,(11):32-33
保证人的责任,可以依法产生,也可以经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产生。 一、两种不同的保证责任 《担保法》明确了保证的方式。过去,我国法律对保证的方式没有区分。《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经济合同法》第15条中规定:“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按照担保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 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往往引起不同理解,由此导致争议和法院判决的失误。而《担保法》则明确规定保证的方式分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这两种保证方式有明显区别。 《担保法》第17条中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保证期间也称保证责任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一定时间。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的保证期间。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不同的保证期间有不同的法律后果。一、除特殊情况外,保证人无需实际履行保证责任的期间。《担保法》第22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这一保证期间从保证关系成立后,到主债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届满日止,不需要当事人约定,而  相似文献   

3.
郦诗远 《时代金融》2012,(32):132-133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作者认为此规定扩大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在实践中不仅可能带来道德风险,而且也不符合现代财产制度,不利于配偶财产权的保护。作者试图通过检讨现行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缺陷,并通过家事代理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构,以期能达到平衡债权人和配偶的各自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4.
保证期间我国担保法确立的一种法律制度,然而其属性如何,对债权人来讲,属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法律未作规定。对其认识不同,将直接导致法律适用的不同, 关系到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切身利益。通过对两种保证期间的剖析和其与诉讼时效、除斥期间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保证期间属除斥期间,而非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5.
中断诉讼时效,是商业银行保全贷款债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银行清收盘活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法律措施,关系着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依法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一、问题的提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由此可见,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1)债权人起诉或申请仲裁;(2)债权人请求履行;(3)债务人承诺履行。第一种与第三种情形比较好理解与执行,第二种即权利人行使主张权在司法实践中最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债权人口头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或者虽以书面形式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6.
"保证"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担保法中的"保证"具有其特殊的含义:保证是一种重要的担保方式,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以其名誉和不特定的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由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在保证法律关系中,提供保证的第三人为保证人.那么保证具有什么法律特征呢?  相似文献   

7.
在担保制度中,保障债权人利益是主要目的,但法律的公平价值又要求兼顾保证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忽视保证人的抗辩权。保证期间抗辩权是保证人抗辩权最基本的常态,应该对保证人保证期间抗辩权的行使、限制和完善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担保法》中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是银行贷款惯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为切实保障债权,有效规避风险,银行信贷实践中,经办人员必须熟谙贷款保证的各项法律规定,尤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1.债务人被兼并后保证责任的承担 债务人(被保证人)被兼并后对保证责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是否导致保证人免责.实践中,一种观点认为,保证人的责任应当予以免除.其理由是,《担保法》第23条明确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笔者认为,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务人被兼并后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应当免除.  相似文献   

10.
借款合同的担保,是指借款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经双方协商采取的促使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保证他方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手段。它是保证借款合同履行,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借款合同的担保源于债的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因合同交易而产生的债权,债务相当频繁和庞杂,而由于目前整个社会存在“信用缺陷”,导致很多到期债权债务不能及时得到消灭,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担保法》规定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以提供担保来保障其债权实现,在实践中,债务人常以保证方式向债权人保证其能及时履行义务。《担保法》第14条规定,保证人可以就单个主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也可以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时期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或某项商品交易合同订立单个保证合同,或订立最高额保证合同两种保证合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就是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它对稳定财产关系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县的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和农户拖欠贷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贷款已经形成呆滞,如不及时清收,就有可能造成更多的资金损失。如我行在清理1987年金融资产中,清理出非正常贷款2539.29万元,占全部贷款总数31.73%。其中:一般逾期贷款1398.93万元,占全部贷款总数的17.37%,呆滞贷款997.43万元,占全部贷款总数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这里的保证人是指向债权人即贷款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借款合同所约定的义务时,由其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的保证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保证人一般是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以外,不得作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有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作为保证人对外担保以外,其他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对外担保。  相似文献   

14.
一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且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关于诉讼时效的效力,即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丧失何种权利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主张:(1)实体权消灭主义.即将诉讼时效的效力规定为直接消灭实体权;(2)诉权消灭主义;即诉讼时效完成后,其权利本身仍然存在,仅诉权归于消灭.(3)抗辩权发生主义.即时效完成后,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的抗辩权.我国从立法到学理上都采用的是第二种观点,即诉权消灭主义,如<民法通则>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相似文献   

15.
股份有限公司应收债权的管理和维护上海水仙电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黄锡熊债权是我国民法中的概念。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释义,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一方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为债务人。债权人有...  相似文献   

16.
张晓红 《中国外资》2008,(9):196-196
《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首次提出了表见代理制度,据此,善意相对人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有效代理的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17.
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是在股东出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保护权衡后所作出的制度选择,其有效地弥补了认缴制下存在的法律漏洞。从债权人整体利益保护出发,应确立限制非破产情形下单个债权人主张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基本原则。但当期限利益被滥用,严重损害单个债权人的期限利益之时,在特定情形下,应赋予债权人向认缴股东主张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权利。依据法律逻辑及制度内涵,司法实践中对以下三种情形:债权设定时,股东的相关行为已使得该债权人对股东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额产生高度确信和依赖;公司的法人股东为绝对控股股东或者全资股东进入破产程序,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认缴出资股东存在借认缴期限恶意逃避股东责任之时,应予考虑适用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  相似文献   

18.
浅议未经原借款合同保证人同意延期还款协议的法律后果韦建勋延期还款协议是指原借款合同借款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履行偿还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重新达成延长期限并履行原合同的约定。原借款合同履行期满后,若借贷双方未经原保证人同意而达成的延期还款协议,保证人不应再...  相似文献   

19.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实行相应权利时,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行使,超过相应时限可能会导致相应法律后果或者使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会对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经梳理发现"三十日"为在劳动争议中较多出现的时限,故对此进行总结和整理。  相似文献   

20.
1.事务所经财政部门批准设立及办理工商登记分别有什么样的效力?《公司法》第8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设立公司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审批手续。”1998年事务所开始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3项的规定“,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可以设立行政许可。会计师事务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社会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设立的审批属于行政许可行为,主要对事务所应当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