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造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行业竞争新思路,建立以贸易新方式为颠覆理念的行业新秩序家电行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合作最紧密的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家电生产企业约4000家,近年来,家电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出口额均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上海商业》2014,(3):15-19
周勇(上海商学院教授):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零售的创新,探索前行,转型发展.我觉得零售有三个东西一直没有变,有三个核心的东西一直没有变.第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做零售的要把人引到我们售卖的场所或者售卖的公司,这个没有改变.比如说京东也好,淘宝也好,双11也好,双12也好,都要带动人气.第二个没有改变的就是来的人必须让他购买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互联网市场追求大,BAT三大集团疯狂扩张,创业公司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帮5买,谐音帮我买,是一家中国知名的购物搜索比价网站,创始人是来自韩国的尹汝杰——一个毕业于斯坦福计算机系,辗转美国、韩国、中国的连续创业者。在三个文化背景和商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创业,尹汝杰的体会深刻。在他看来,创业相对最容易的是美国,而最难的就是中国。中国崇尚大互联网让世界变小变平,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先后在美国、韩国、中国创立了6家互联网公司。在不同的国家连续创业,意味  相似文献   

4.
王超 《中国拍卖》2013,(5):50-50
王超:《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是我国拍卖行业的首个国家标准,对拍卖行业标准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标准通过5类20项指标,对拍卖企业资质等级做出了系统规定,对拍卖企业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科学评价指标。当然,任何一个“面“都是由无数个”点”来组成,国家标准是一个“面”,每一项细则就是组成这个“面”的各个”点”。这个”面”是否能够真实、完整的评价一个拍卖企业,要看这些”点“是否全面、合理和准确。我们每一个拍卖企业、拍卖人都有责任为进一步完善我们拍卖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查立 《创业家》2012,(7):24-25
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创业公司只有执意"创新"做出杀手锏产品,别无他路。真正的创新并非异想天开,它需要创业者从客户体验入手,卧薪尝胆,经过打磨试错和修改,才可能最终为用户所认同和包容。创新事物在最初的时候往往知音甚少,需要执著的意志方能坚持探索,创业公司在规模、资金、资源、品牌方面都没有优势,唯有创新是创业公司所能拥有的奢华。创新来之不易,它也许就意味着比竞争对手好那么一点点,领先一小步,并非一定是颠覆性的。  相似文献   

6.
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与汉文化产业的传播融入到市场营销专业销售实践课程当中,开拓了人才培养的思路,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罗军 《创业家》2013,(9):7-8
我搞了新浪乐居,又搞途家网。创业就跟玩游戏一样,要打通关!你搞了新浪乐居,现在又搞了途家网,你为什么那么爱搞创业?罗军:新浪乐居之前我曾服务Cisco、Oracle、Avaya等跨国科技公司,表面上看,这些和后来投身的行业关系不大,但是经常满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让我发现,旅行的  相似文献   

8.
戴斌 《饭店现代化》2012,(12):26-28
各位酒店业界同仁,媒体朋友们:上午好!今天的会议主题与人力资源有关,应当说并不是新题目,但是当前形势下却是一个现实意义极其显著的主题。我查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主要围绕酒店员工流失率、薪酬、成长空间、管理实习生等话题展开,整个行业似乎被抱怨和忧虑所笼罩:员工抱怨工作强度大、工资报酬低、成长空间有限;管理者抱怨高素质的员工不好招聘、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制造”凭借大规模的生产无法再获得市场优势时,创新就似乎成了中国企业界里近乎“政治上绝对正确的准则”。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创新从来都不必然是增加利润的法宝,创新不当、过度创新而导致复杂性,反而会成为影响企业收益的负担。如何避免创新中的“弄巧成拙”和“画蛇添足”,是创新过程中被大大忽略的难题。贝恩公司达拉斯办事处领导公司绩效提升业务的合伙人马克·戈特弗莱德森(Mark Gottfredson)在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专访时与我们分享了如何运用“T模型分析”,在平衡创新与复杂性的过程中,发现公司的创新支点,进行产品线的理性延伸。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外风险资本在华几年的摸爬滚打,以及本土化人才的运用,本土VC的优势殆尽,大多数的本土VC在当下水涨船高的大好背景下却还挣扎在生死线上,而中科招商却一枝独秀,被业内誉为“中科招商模式”。它的可以效仿的制度创新和很难复制的执行力,对于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来说,到底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标杆企业,还是只是一个值得羡慕但难以效法的商业传奇?而且这种故事会不会变成一种看似完美但却危险的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