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冯洁 《浙江经济》2009,(5):27-29
跨越30年,“三农”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曾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签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三农”问题也成为牛年开年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2.
1982——1986年,连续五年中央制定了五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于农村改革做了总结,为农村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事隔18年之后,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响起时,2004-2006年中央又连续出台了三个“一号文件”应对“三农”问题。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这在我国建国以后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三农”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应该放在国家发展大计的重要位置之上。近年来,中央连续三个“一号文件”犹如一把剪刀,裁出了“三农”的新景,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九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构建起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今年,第十个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并且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主题,充分体现中央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坚定决心。一号文件十年连续关注"三农",目的就是从各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意见》连续11年聚焦“三农”,可见中央在解读“三农”问题方面所具有的坚强决心.文中从大连市实际出发,对大连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连市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和增长潜力,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标题,农业、农村、农民成为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显示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听起来老调常弹。走进其中,你会发现这几个字所涵盖的内容在与时俱进的飞速发展;细细品读也许还会认同,最"土"的农业应该走在时代最前沿。  相似文献   

6.
《老区建设》2008,(3):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30日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7.
<正>1月29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是党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以"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为核心,陆续涉及"农民收入、农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各个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三农,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未来10年  相似文献   

8.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锁定“三农”,今年进一步强调改革创新力度,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望加快推进。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全文共分5个部分,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颁布,这个《意见》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的“一号文件”。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指导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将《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和全局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就“三农”问题发出“一号文件”,这也是2004以来连续发出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展现了决策层对农村工作的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关注     
动态 一号文件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并突出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申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新世纪以来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依靠新世纪以来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所积攒的力量,新的一号文件围绕最难碰的骨头——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城镇化问题提笔破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2004年“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又一“力作”。人们记得,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就农业问题连续颁发了5个“一号文件”,以至于“一号文件”成为中央重视农业问题的“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4.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情省力》2004,(2):21-21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5,(2):16-23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2004年.“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这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增强.“一号文件”的支农政策效应明显。在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还存在哪些障碍.尤其是面临哪些长期的体制性矛盾?在2005年里.我们将做怎样的期待和努力。为此.本刊在这期编发了《2005,期待“三农”新政》这组文章.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三农”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纲领能够更好、更快、更稳、更加协调有序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号文件":供销社全面振兴的新契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首次并列提出“五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从八个具体的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开始至今,中央已经连续8年将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目前,中国三农的发展仍然存在着生态环境制约、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城乡收入与农产品供求不平衡、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和政策性贷款支农过于集中等问题.中国政策性银行应在三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和改变扶持方向,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