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情呼唤夯实农业基础──剑阁农民灾年话农业母仔仁,奂大安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历来频繁迭出,而去年更甚。在四川剑阁县春旱连夏旱,夏旱连伏旱,在当地创造了130多天的奇迹,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较之历史上的丙子、丁丑、戊辰、己已年(为剑阁历史上灾害最大的年...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以来,一向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发生了自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四季连旱(夏秋连旱叠加冬春旱),干旱范围和强度历史罕见。2010年3月18日,贵州启动自然灾害救助、水旱灾害、气象灾害3个I级响应。截至2010  相似文献   

3.
东汉至清江西农业自然灾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由民 《中国农史》2000,19(1):15-21
自东汉至清末这一千九百多年中,江西的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成四段:东汉至南北朝,灾害发生的频率低及灾害种类较单一,以旱、蝗为主;隋唐至北宋期间,灾害的频率仍然不高,灾害种类仍较单一,以水、旱为主;南宋元期间灾害的发生已呈多样化和高频率;明清时期灾害的特点是多样性、高频率、连续性和严重性。气候的变化是形成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然而,江西的地理特点及明清时期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也是形成农业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千九百多年的抗灾救荒中,江西人民最主要的经验是兴修水利和设仓积谷、储粮备荒。  相似文献   

4.
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海洋气候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频发。澜湄合作及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是我国发展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搜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事件资料,分析了流域洪旱灾害损失情况、成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旱灾害是湄公河流域的主要灾害形式,流域4国洪水发生次数占总自然灾害次数的50%左右;洪旱灾害对流域各国的人口、交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均比较显著;气候变化是引起湄公河流域洪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露天产业.农业生产的丰歉,严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在目前,农业生产设施还不够完备,人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尚有限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驾驭能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当前,要确保四川盆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产,一条重要的经验是:面对现实,争取主动,先发制旱,夺取丰收.总的来讲,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适合多种农作物生产的优越条件,但从气候资源来看,由于降雨的地域分布不均和季节分配不匀,加之年际间的变化较  相似文献   

6.
许多地方的党和政府为了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进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尽快脱贫致富,达到小康水平,选择了一些农业开发项目,但是一些农民的积极性却不高。究其根源主要是害怕种种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 (一)自然风险。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涝、雹、风、持续高温低温等自然灾害年年都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迫使动植物生理机能丧失,造成绝产无收,这是一般农户无法抗拒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洪水保险     
文章阐述了我国的洪水灾害和防治情况后,指出:抗御洪水灾害仍是当前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做好工程措施的同时,如何加强非工程措施,做好灾害补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行洪水保险,从几年实践,已显示出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超过11000亿斤,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以来,面对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和农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又是弱质产业 ,受多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危害 ,在采取有效措施减灾的同时 ,为补偿农业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 ,以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农业保险是补偿农业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有效方式农业是高风险产业。农业经济发展 ,受各种意外事故 ,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危害。进入 2 0世纪以来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给农业经济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 ,建国以来仅旱涝灾害 ,我国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约在 3 -6亿亩左…  相似文献   

11.
关于辽宁省农业保险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聂荣  苏宇  王金玉 《农业经济》2006,(11):60-61
一、辽宁省开展农业保险的意义辽宁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辽宁省发生的洪涝、病虫灾害等,给其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据统计,1995~2004年的十年间  相似文献   

12.
一、化解灾害损失正在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活中的大事。人类遭灾、识灾和防灾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献中,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记载是时间跨度长、连续性强、分类比较齐全的内容。人们把各种灾害现象记载下来,固然有警世的意义,但更重...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的农业保险体制朱淑芳,赖景生一、我国农业的若干特点(一)农业的自然灾害重并有多发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据记载,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发生过80多次破坏性大地震,1300多次...  相似文献   

14.
明代农业自然灾害之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明代农业灾害的状况从时、空上作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灾害的特征与成因。文章认为,明代社会中后期遇到了以旱、蝗害为主体的、高频次、高速率、高幅度的农业自然灾害的挑战。这种穿透力甚强的农业灾害呈现出普遍性、不规则的周期性、复杂性、伴生性、积累性诸特征。造成这种灾害频仍的直接原因是气候的变迁与反常,而灾害之加剧是由屯垦、围湖、滥伐等致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行为所引起的。另外,水利不修、吏政腐败、庶民地主的衰落使得御灾能力减弱,也应是因灾为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农田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农田因自然灾害所致的受灾与成灾特征、机制等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在尚未充分认识、把握灾害的发生机制之前,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记载的灾害事实,运用统计方法探寻其发生的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同补偿模式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关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研究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协同论的思想,分析了灾害补偿的主体,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使整个系统发挥更大的补偿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最早研究野生植物救荒的专著数千年来,我国灾荒不绝于史册,其灾荒之多、之重,实属世界少有。从汉代到公元1936年的2142年里,我国各种灾类总数达5150次,平均四个月即遭灾一次。明代275年中,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就有1120次,平均一年发生4次。清代269年中,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有2109次,平均每年发生7.8次,几乎比明代增加一倍。有灾必有荒,如《农政全书》载:嘉靖17年,南京夏旱秋涝,庄稼失收,出现了“初卖牛畜,继鬻妻女,老产辗转,少壮流移,或缢死于家,饿死于路”的惨象。而比这种情况严重的灾荒,史书所记,又何止千百。我国历代的有识之士,面对当时…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搞好林业发展战略是实现贵州国民经济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一环第一,为贵州农业稳步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的森林少,分布不均匀,加之不断遭受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些地区已出现生态危机。六十年代以来,除了大气环流影响造成的旱、涝灾害以外,主要是生态性灾害。近三十年每六年发生一次大旱灾。水土  相似文献   

19.
灾害恢复周期是指从灾害发生到灾区恢复生产能力的时间,这一时间的长短能够反映出灾害的程度及人类救灾活动的绩效问题。因此,研究灾害恢复周期能够使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政府、市场以及粮食替代品在整个灾害救助过程中各自所起到的作用。目前学术界运用粮食价格研究自然灾害问题的成果多集中在较大区域、较长时段的宏观层面,针对某次灾害的微观研究尚属空白。文章以1834年泽州府的一次烈度一般的旱灾为研究起点,通过粮价波动情况考察灾害恢复周期,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政府、市场和粮食替代品在灾害恢复周期中所起的作用。并通过相关史料构建具备完全交换权利、不完全交换权利和不具备交换权利这三类人转化的数理模型,进一步分析粮食供给时机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了,而我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只有近30年的历史,更深入的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这与长期存在的社会主义无经济周期论不无关系。事实上,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经济周期,只是引发经济周期的机制有不同罢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也存在着周期性波动。波动成因一: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羁绊。建国年40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并没有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原有设施老化,我国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脆弱。因此,旱涝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引发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