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行业要实现转型目标,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这是交通部总工程师蒋千,在2007中国数字交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致辞时所强调的信息化和数字交通在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山西省交通厅按照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的部署,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升交通服务质量,满足“小康社会”对交通信息化的要求为目标,加强了公路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建设软环境。交通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辐射,交通运输信息化稳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交通部及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江西省交通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江西交通信息化建设近、中期规划》通过厅务会审查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批复,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赣金交2111工程[附注]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交通信息化重点工程正式启动,江西省交通厅门户网站建设在江西省政府门户网站评比中从45个厅局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在今年全国交通工作会上得到交通部科技司的表扬。  相似文献   

4.
记者近日从交通部获悉,“十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工作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交通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积累和整合,信息共享的范围逐步延伸和扩大、信息化对行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正逐步体现。  相似文献   

5.
交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对“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高的要求,仍是任重而道远。未来五年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近期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交通部信息化工作的职能司局——科技教育司的张延华副司长。  相似文献   

6.
8月7日,交通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2007—2010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2007—2010年)》(以下简称《方案》)是交通部根据《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组织制定的,旨在进一步加强交通信息化标准工作,规范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信息化建设效率,促进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7.
没有声势大作,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从7月24日到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江而省交通厅、浙江省交通厅、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山东省交通厅五家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承建单位陆续接受了交通部专家组的验收,经过专家组成员仔细缜密的审查讨论,五地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的三项交通部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全部顺利通过验收。至此,经过16个月时间的建设,2005年2月开始启动的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圆满落下帷幕。交通部倡导的“以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为中心,以应用实效为目标,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建设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各项示范工程的成果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20日,交通部下发《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思路及2004—2005年规划方案》,明确提出“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区域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三个示范工程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根据交通部的总体部署,吉林省交通信息化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先行”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需求与效益、发展与改革相结合,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程,重点解决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与效益等方面通过信息枝术的应用,促进交通体制的创新,提高交通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用信息化带动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之后,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于胜英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并对《规划》的几个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基于普遍存在的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交通部决定在北京构建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之一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由有一定研发基础的北京交通信息中心具体承担此项目。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根据研发需求,集合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12月10日,交通部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此次会议是对为期16个月的交通部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验收后的一次全面总结,旨在通过演示示范工程成果,进一步交流经验,更好地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交通部规划司副司长于胜英代表交通部介绍了示范工程的建设背景、做法和经验;示范工程三个项目的承担单位——浙江、山东、江苏省交通厅,北京、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分别展示了各自承担项目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发布;交通部启动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交通部编制《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交通部、中国气象局签署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备忘录;专用短程通信(DSRC)四项国家标准完成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打造"电子政府",交通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手段,要"争取使交通部成为政务透明度最高和最讲效率的部委".几乎与张部长讲话同时,交通部网站被由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主办的"优秀政府网上应用调查"活动评为"政府上网工程网站建设示范单位".交通部信息化工作成效如何?交通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记者采访了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信息处处长林达铭,我们的话题自然从这次获奖开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交通部、各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交通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日前,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总结了过去一年交通信息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他指出,2006年是交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资源整合的一年,也是更加注重信息服务和应用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19日,交通信息化论坛暨成果展示在吉林长彝召开。此次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和吉林省交通斤承办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有关科研院所度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等200多人。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张若航处长到会致辞.对此次交通信息化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态     
交通部确定今明两年信息化实施重点日前,交通部印发了《2007-2008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实施方案》,今明两年交通部将在全行业建设九大交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施四项示范和试点工程,推广省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  相似文献   

18.
日本、韩国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发展交通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人均乘用交通工具次数将明显增加,小汽车也将广泛进入家庭,追求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出行需求将更加旺盛。对于广大出行者而言.迫切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行信息服务,服务内容要更加丰富,服务范围要更加广泛,服务手段要更加经济和便捷,服务质量要更加优质,从而与人民更加富足的生活品质相适应。但目前交通行业的信息服务能力距离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没有形威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便捷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亟待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突破行政区域,管理体制的约束,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出行交通信息服务。2005年,交通部在全国交通信息化工作基础较好的5个省市组织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其中“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是示范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我国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正在实施中的示范工程也存在不少管理和技术难点,因此,了解和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外发达国家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对做好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态     
交通部积极推进行业重点实验室体系构建;交通法规查询系统启用;新疆勾勒交通信息化总体框架;上海已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卫星导航;山西高速公路收费年底将实现“一卡通”。  相似文献   

20.
日前,交通部制定发布了《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和《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这是交通部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快交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交通信息化的深入健康发展,以信息化提高交通行业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为行业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在交通行业的各项活动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交通生产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现代交通运输活动尤其对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有着十分迫切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化的管理办法和数据标准,造成了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得越多,信息的分隔情况就越严重的奇特现象,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交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使交通信息化难以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要求,交通部本次发布的《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和《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就是要从政策制度和数据标准两方面入手,规范交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