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广州地铁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昌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16):3-4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借助EVIEWS软件对广州地铁二号线的日客流特点进行分析,并建立二号线客流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短期客流量预测,对日常客流预测具有比较理想的结果,对于客流量日益增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广州交通建设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已逐步朝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方向发展,广州的地铁建设更是令国人刮目相看。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迎亚运,广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广州地铁更是走在前面,引领轨道交通的科学发展,地铁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地铁设计院抓住广州轨道交通发展的大好机遇,经过十多年 相似文献
4.
5.
6.
7.
班车的发车频率对服务水平及成本控制都起着重要作用。发车频率低,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不能满足乘客需求,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发车频率高,虽然给乘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但是却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本文将在陈文进《大众运输路线服务模式构建之研究》中提出的基于成本的公交班车派发频率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环境因素的考虑对模型进行完善。再次本文将以LINGO为工具对模型进行简单求解,并将模型应用于广州快速公交对广州BRT的发车频率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旅客导向系统是铁路客运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铁路客运站旅客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中应遵循和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旅客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今天,很多人都还对奥运会上“青花瓷”颁奖礼服记忆犹新:运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在让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同时,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来自杭州的丝绸品牌——”万事利”.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22):174-177
日益显著的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优先发展大容量、轻污染的公共交通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城市交通发展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快速公交(BRT)和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备受关注的两种绿色低碳交通工具,由于其功能上的相似性,在具体选用时常存在争议。本文以曲靖市为例,首先对其公交运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城市快速公交和有轨电车的思路,进一步使用SWOT的分析方法针对运能需求、环境需求、道路资源、运营体系等诸多方面对两种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轨电车可以较好地满足城市居民中长距离的出行需求,并具有改建为轻轨的发展潜能,适用于搭建曲靖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通道;BRT则更适用于加密线网,与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共同形成曲靖市公共交通线网主框架。该观点打破目前城市在改善公共交通环境时一味青睐地铁、轻轨的惯性思维,为相关规划者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Maria Boada-Cuerva Jordi Trull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9,30(1):63-95
AbstractDespite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at top management exert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people management, it remains the missing stakeholder in the HRM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take stock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conclude that it is scarce and lacks consolidation. On the basis of our findings, but also thinking in terms of what is still missing,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may guide further research, advocating for the need to consider co-evolutionary approaches in an attempt to integrate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multi-level and multi-actor factors. Future work should systematically address and distinguish top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op management agency and link these more clearly to a diversity of HRM dimensions. By doing so, scholars will help to firmly incorporate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in the research agenda of HRM and pursue different avenues that can be scientifically sound as well as practically releva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