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躺井是制约油田企业采油生产的"瓶颈",躺井多了原油生产就面临瘫痪,随着老油田的不断开发躺井也会相应地逐步增加,但在胜利油田西部的临盘采油厂采油三矿采油十七队靠着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当前开发油田的现状,分析我国不同油田的特点,综合现代国内外先进高效的原油采集方法,利用最合理的效率高效益的开采方法对不同的油田进行开采,提高原油采收率.对国内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用化学驱和气体驱进行简述.结合国内主力油田开采阶段的现状说明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内陆上各大油田原油生产主要采取的是注水驱油方式,老油田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的综合含水率高于80%,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单井效益普遍很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很多油田的开发都已经进入到高含水阶段甚至特高含水阶段,这也使油田的开采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石油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并提高现有油田资源的可利用率,已然成为众多油田开采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特高含水期长关井的治理技术,关乎油田的开采和原油的采收率,因此,加强特高含水期长关井治理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分析特高含水期长关井治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油田开采率和原油采收率,减轻原油开采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安塞油田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分布于志丹、安塞、子长、宝塔区境内,是一个大型的特低渗整装大油田。现有油水井4000余口,年生产能力200多万吨。管理范围达3600余平方公里。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安塞油田特色的开发理论和技术系列,走出了一条效益开发三低油田的路子,形成了享誉石油界的“安塞模式”根据安塞油田集输工艺流程现状,原油计量系统分为4级计量:对外原油交接计量——采油作业区净化油交接计量——井区原油计量——井站点原油计量。每一口采油井抽出的原油沿着地面铺设的管道流向计量站;计量站将各井产出…  相似文献   

6.
王健  刘涛  陆升 《化工管理》2015,(11):220
文南油田是一个异常高压、低渗、高饱和的复杂断块油气藏.注水是油田开发中用以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措施之一,注入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注水开发的效果,特别对于开发后期的老油田来说,水质稳定尤为重要.良好的注水水质有利于开发方案的实施,并将腐蚀、结垢、堵塞等注水问题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减轻注入水对地层的污染,降低注入压力,为原油稳产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东部老油田都已经进入开采中后期,前期破坏性开采和后期注采井网不完善,加之油田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大量老井长期停井或废弃,严重削弱了老油田的稳产基础.截至2011年底,地质因素、工程因素、腐蚀因素造成的中原油田待大修的长停工程事故井共有1696口,占总井数的23.55%,且事故井井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老油田生产成本整体紧张的前提下,现有的运行模式直接导致油水井大修资金不足.对此,建议在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与监督制度及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将油水井大修成本单独列支、专项管理.在油田开发早中期,从原油销售收入中按一定比例预提大修井修复专项资金是一项解决油田开发后期成本紧张问题的新思路.此外,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规的立法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专项基金,从制度上保障必要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8.
我厂企业内部改革工作遵循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大胆摸索和实践,逐步加大改革力度,逐渐加快改革步伐,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原油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入,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在我厂已经行不通了,各种形式的原油联产承包方法不断出台。为了做好原油计量工作,先后对原油计量装置、拉油罐车计量装置、天然气计量仪表和电能计量设施进行了改造。通过计量改造,提高了原油计量准确度,为原油联产承包和油田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提高了油田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范国权 《现代班组》2012,(12):38-39
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辽河油田已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辽河油田油品种类多,生产工艺复杂,开采成本高,成本控制难度不断加大。细化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是辽河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采油站是油田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辽河油田1万多口油井全部由采油站直接管理,1000万吨原油年产量全部由采油站生产,大部分原油操作成本直接发生在采油站,采油站是油田企业成本控制的源头。因此,采油站进行单井成本核算,对于真实记录油田企业采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然气和原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而显得越发重要.近几年来国家对油田开发加大了经济投资,确保可以满足人们对原油的需求.与此同时,油气集输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对集输过程中,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油气集输本身具有连续性生产、设计范围面广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复杂和危险性,但是,它又是油田开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提高油气集输的工艺水平,加深对油气集输的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许多油田的开发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油产量开始下降,需要增加注水量以提高采收率,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各油田在该阶段一般是采用机械采油的方式,将剩余油开发出来。但由于油井的含水量较大,使得油田的勘探、开发、采收等工作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效益下降。为了达到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投入的目的,需要对机械采油方式进行优化对比、选择及评价。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机械采油的现状,研究了机械采油方式优化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分析了其评价指标,可以为油田中后期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原油开采技术是资源开发的关键,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传统原油开采技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单一油田的多个钻井机同时开采的方式,工作效率比较低,且浪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油开采成本。而大位移钻井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在油田上被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大位移井钻井液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的生产管理中 ,原油的计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原油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原油的交接、油藏管理以及油田的科学开发等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油田的管理水平。为了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 ,提高原油计量水平 ,我们二连油田于 1993年从美国EXAC公司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EX830 0系列纯油质量流量计。通过几年的使用我们认为该流量计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 ,是一种可靠的计量器具。质量流量计的原理和结构流体在旋转的管内流动时会对管壁产生一个力 ,这就是科里奥利力 ,简称科氏力。EXAC系列传感器内部有两根平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原油的需求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当前全球油田勘探开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将主要从当前油田技术服务市场现状、油田技术服务的特点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对油田技术服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原油集输联合站在油田开发行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家对于该方面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文章针对目前原油集输联合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帮助有需要的人士了解原油集输联合站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油田的大多数油井地域偏远、位置分散,油井设备处在野外环境下,给油田管理及安全保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盗窃油田物资、原油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数字化油田建设"的提出,迫切需要辅助设备对这些偏远油井进行生产安全管理,达到24小时不问断地监控,有效防范非法分子盗窃原油及破坏油田设施,为相关部门提供第一时间的资料,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海上油田开发亮点纷呈,3年来海上累计生产原油10.7万吨。其中,2008年生产原油4.5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海上油田开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田的开发形势,通过深入调查水井生产现状,根据水井的主要特征将水井分为攻欠增注型、控水稳油型、严重出砂型三类,分别从地面管理、地质管理和井筒管理三方面对每类井提出并实施技术管理措施,通过重抓注水工作,实现注水井高效管理,做好“以水换油”的大文章,大胆探索实践,在注水井管理上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培养了21个稳升井组,自然递减率控制在7.9%,连续多年圆满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稳产基础进一步加强,开发形势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9.
石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油田资源的不断被开采,油田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油井的含水率不断的上升,石油资源的开发难度逐渐的增加,如何有效的开采油藏的剩余原油,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通过实验得到,通过采用高浓度和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文章分析了聚合物驱油的作用过程,改善了聚合物驱油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油田原油的采收率,促进了油田开发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戎卫林 《中国石化》2009,(8):70-70,72
江苏油田是水乡油田,目前投入开发的油田有30多个,去年生产原油171万吨。多年来江苏油田根据复杂小断块油田滚动开发一体化的生产实际,从严治企,走精细管理之路,突出管理创新,初步建立了“以制度理财,用统管聚财,抓龙头控财,用指标管财”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