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梁海玲 《化工管理》2013,(6):133-133
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在农残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有机磷农药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特点,阐述了其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展望分子印迹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秦园园 《化工管理》2013,(6):180-180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潜力巨大的现代分离技术,其应用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相对比较容易,在水相条件下比较困难,研究水相识别问题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分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然后对分子印迹水相分离技术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弱凝胶是通过低浓度的聚合物以及交联剂形成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交联体系.弱凝胶体系成胶时间主要受聚合物与交联剂浓度比,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配置水碳酸钠含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室研究探究碳酸钠浓度对延长有机铬体系交联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对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生物酶解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分子印迹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明确各种提取分离技术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契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提取分离技术,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俄专家利用硅材料合成新型聚合物俄罗斯专家不久前利用硅材料合成一种新的聚合物,利用这种聚合物制成的表面涂层除具备不怕水浸泡、防腐蚀和耐高低温环境等性能外,还具有可溶性等特性。俄专家认为,这种聚合物将来有望比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更加具有应用前景。据俄最新一期《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聚合物的分子实际上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具有弹性,使得利用这种聚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在零下100摄氏度的环境下不发生结晶现象;而另外一部分则具有很好的硬性,使得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坚固性能并能耐受400摄氏度的高温…  相似文献   

6.
细叙百年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轻巧地插入到塑料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其间应力,降低结晶度,增加分子链的移动性,从而使聚合物的柔韧性增加,以高性价终结了气味很大且易挥发的樟脑塑化剂时代。1935年聚氯乙烯生产工业化,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增塑剂得到了更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过去主要侧重于聚合物特性方面,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物理实验方法模拟聚合物驱过程,研究不同驱替液所饱和岩心的电性方面影响变化规律。对进一步优化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法、提高注聚驱后储层参数的解释精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被广泛用于各种行业产品中,如包装材料、薄膜制品和生物材料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特性与一般聚合物并不完全相同,可采用化学改性、接枝共聚、交联和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技术和不同助剂对聚合物进行改性。虽然这些方法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应用已非常成熟,但化学改性和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比物理改性复杂。  相似文献   

9.
曾化雨 《化工管理》2013,(10):98-98
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很大,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并带上静电,存在危害,抗静电高分子材料是随着聚合物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在抗静电方面作用明显。本文论述了静电产生的危害:介绍了抗静电技术的方法:并对其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蒸馏水配制恒聚聚合物母液,不同含量的离子溶液稀释恒聚聚合物母液后的粘度变化,研究油田污水中的常规离子Na~+、Ca~(2+)、Mg~(2+)、S~(2-)、Fe~(2+)对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对比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为60%时各离子需要达到的浓度,得出污水中常规离子对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顺序是Fe~(2+)>S~(2-)>Mg~(2+)>Ca~(2+)>Na~+,同时考虑胜利油田化学驱单元污水中的离子含量,确定影响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Fe~(2+)和Na~+,要提高恒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需要考虑除去Fe~(2+)和抑制Na~+对聚合物分子的卷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光致抗蚀剂是一类光敏高分子聚合物,受到光能照射时,分子内部发生聚合或分解反应,生成对某些溶剂可溶或不可溶的物质,微细加工中可利用这种特性来得到所需要的几何图形。本文对光致抗蚀剂用光产酸剂进行初步介绍,分析了光致抗蚀剂用光产酸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相关的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目前正成为油田化学领域研制的热点,同时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是油田上应用最广泛的驱油剂之一,聚丙烯酰胺放入酸性或是碱性的环境条件,其分子会产生快速的水解反应,如果处于中性环境中随着加升温度,也会令其水解速度加快,因为这个原因,聚丙烯酰胺在地层环境没有耐温和耐盐的性质,所以人们把在聚合物驱油剂研发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具有耐温耐盐特性的聚合物驱油剂的开发上。本文就两性聚合物和梳形聚合物这两种驱油剂的合成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向地层注入聚合物进行驱油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驱油的效率,从而提高原油的产量和采油率。聚合物采油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随着聚合物采油的持续进行,每吨聚合物提高原油产量的指数不断的下降,因此需要开展提高注聚合物采油效率的研究。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聚合物驱油的开采规律,同时提出了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的技术方法,通过研究对于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注聚同心分注技术可有效地避免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同时解决多年来注聚井难以实施多层段分注的难题.该技术采用环型降压槽设计,使聚合物溶液能达到预定的流量和压差,在低流速状态下流经配水器,避免传统配水器在节流时对聚合物溶液产生的剪切降解,有效地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验聚驱返排液成分来分析有机垢成因,采用不同组分、浓度的溶蚀剂的室内实验来优选溶蚀剂类型和复配比,确定最佳配方。实验表明:注聚过程中,聚合物从注入井注入地层后,虽经多次剪切,但仍具有较长的分子链,聚合物分子的吸附作用会影响有机成分堆积在孔喉部分成垢,造成地层孔隙堵塞;1.5%SM6-3+1.0%PSOI-1有机垢溶蚀剂类型及配比最佳,有机垢清除率为95.08%。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由河南油田分公司承担的“聚合物交联微凝胶体系驱油技术”在北京通过了股份公司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这项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微凝胶体系驱油技术的原理是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少量化学添加剂,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和耐温抗盐性能,以达到降低聚合物用量,改善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扩大其应用范围的一种新技术。该项目于2001年12月初步形成了微凝胶驱技术(即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技术),包括交联剂优选及生产技术、微凝胶驱配方筛选与优化技术、微凝胶驱跟踪分析及效果评价技术等6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2004,(1):222-222
Somalor纤维是美国杜邦最新的Sorona聚合物(国内称此聚合物为PTT)制造的高性能纤维。该聚合物的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是聚酯家庭中的一员.与PET、PST属于同一家庭。Somalor纤维正是因为1.3丙二醇的引入,使其分子键具有Z字型折线结构.使得Somalor纤维比涤纶和尼龙有更好的优点集多种特性于一体.是织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液氧是航天领域常用氧化剂,其低温性和强氧化性要求所使用的材料无化学反应、不爆炸、抗冲击并能在高温和深冷下循环使用。本文介绍了与液氧相容的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冲击敏感性测试以及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液氧贮箱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环氧/溴环氧/氰酸树脂三元共固化体系所制备的聚合物材料与液氧的相容性好且质量轻而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包装工业》2005,(9):88-88
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大湖化工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GLK)在2005年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上展示了其聚合物稳定剂解决方案的创新理念。这些创新的聚合物稳定剂专为一些特定应用或加工需求所生产,能够解决以前尚未满足的有关聚合物稳定剂的需求。聚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的技术界限等参数;并在目的区块研究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聚合物驱油的油层从注入聚合物的注入周期、注入粘度以及注入强度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