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敖凌航  余霞 《华商》2008,(21):65-66
伴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色逐步凸现,以地方投入为主、行业参与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木明确,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比较协调。但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莉 《市场论坛》2012,(4):107-108
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行"工学结合",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行也将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其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1+1+1"教学模式,并且就如何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高职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给予有效使用能够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总体素质,但高职在运用工学结合培养会计人才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科学应用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职会计教育目标方向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培养专门人才,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学校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响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分析了工学结合内涵提出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一些可行的实践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6.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年来,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 1"合作教育模式等。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7.
施蓉 《科技转让集锦》2008,(16):117-117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突破传统高职教育课程中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两者相互分离的状态,使彼此之间从分离状态逐步走向整合和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心如 《商场现代化》2010,(13):190-192
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工学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职业需求为依据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块、建构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标准等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进入了由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转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支撑并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体现了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在结合机电专业实际岗位技术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机电类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少高职院校在实施该培养模式时遇到了诸多问题。从学校、企业、学生等视角,对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成加兵 《市场论坛》2011,(3):93-94,封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顶岗实习以其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支撑要素短缺,加之"权变性与个性化"职业特点与素质要求使得财经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遇到了进一步深化的瓶颈.文章目前财经类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本文以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得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和表现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等方面的多赢,本文就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方法、实践教学等环境进行分析,指出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是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依托学院重点建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和丰富的企业资源,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思路、内涵、框架、实践等方面,对"工学式、三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校企共育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发〔2005〕35号]、[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了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然而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是一种封闭的、常规简单的监控体系,已暴露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不适应性,成为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制与保障机制的重新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在教学设计上,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在师资建设上,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在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同时指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廷奎 《中国市场》2014,(25):126-127
"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笔者就改革教学管理,实现"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应服务于这一总体目标。近年来,商务英语教学正在由传统的知识型向语言交际运用型过度。本文以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际,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