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简介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学科,经济研究所自50年代起由巫宝三先生开启了此学科的研究,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专业点。5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等,是解放后本学科最早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新中国经济理论史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热点”,相继有几部论著问世,1999年9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赵晓雷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一书,即是其中之一,对新中国五十年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产生于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以后,新中国成立前巳取得较丰硕的成果。本文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缘起谈起,以著作为主,逐一对它们作出了简要的评述。最后提出笔者的三点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5.
提升思维方式应对加入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存在于弊中,机遇寓于挑战之中。有进无退,如何避弊取利,变弊为利,把挑战转变为机遇,在世界经济贸易的公海中自如的畅游?首要和重要的是不断地“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正在逐渐形成的现代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是相对定型化了的、显现出来的社会理性活动的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是社会智力、智慧和智能水平的整体凝聚,是人类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体现。它作为精神生产方式,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由社会存在方式、实践方式所…  相似文献   

6.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阶段、主要成果、学术争鸣进行了全面评论 ,指出 2 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推动了该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基础得以夯实。文章同时客观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存在的缺陷 ,以及新世纪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迁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生,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制,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例功效,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阐释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讲中的历史作用,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从背景与平台、架构与要素、专论与趋向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学术成果,从该学科的创建过程、内容配置及创新之处考察发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在研究对象、方法、核心范畴、理论主线等方面自成体系.该书的出版是“中国理论”与“中国声音”的最好印证,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做出重大的贡献,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税费改革”.农业大省安徽一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探路者。农村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是一次农村经济利益的大调整.目的是通过对原有的农村和农业领域的税费制度改革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真正实现“耕者有其利”。取消农业税,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2,(14):154-155
在殴债、美债危机,外需减弱的国际经济“寒冬”里,在大多数国入依然很穷而物价居高不下,内需难以扩大的现实中,中国经济怎样保持可持续发展?橇动内需是中国在这场内外经济“寒冬”中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橇动内需的关键是:大多数国人有钱消费和适度的物价让国人消费得起。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从减税、控利、限物价着手,搬掉压在大多数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把“三高”压下来,把内需提上去。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民国经济思想史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与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经连续三次主办民国经济思想史研讨会,三次研讨会主题依次为: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研究、民国时期的经济学研究与贡献、国际视野下的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研讨会共收到会议论文54篇,来自海内外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化的写字楼、宾馆、饭店以及高档的住宅小区、别墅等也相继出现,在这一背景之下,物业管理行业也越来越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行业。大多数人对物业管理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是房地产行业的一部分,其实不然,它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物业管理必须面向市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本文就拟从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在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得出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必要性,探讨“本。量。利”概念在物业管理企业中的特定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本。量。利“三者的关系,并对其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一番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以前,曾是中国经济改革“整体协调改革论者”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原中国建设银行行长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令有关参与主体对中国股市的发展图景寄予厚望。然而,一年多以后,市场表现与当初的期望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3,(21):77-77
“中国”是我们刁以为常的一个词语,使用频率高,且大多时候是不假思索。葛兆光在此书中,从思想史、概念史的角度,利用大量周边国家的相关史料,来分析不同历史时段“中国”一词所包含的不同意思。自“五四”以来,我们习惯从中西对比中来认识中国,而葛兆光则认为,认识理解中国应该步入另一个阶段,即,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对比,来认识中国,更加详细地确认“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1月19—20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与中国经济学构建”。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会议收到参会论文70余篇,来自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会议。在开幕式致辞环节,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与学会的历史渊源,期待年会为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贡献富有价值的思想洞见。  相似文献   

17.
赵靖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以下简称《通史》)自 1991年至 199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 1— 4卷。随后于 2 0 0 1年开始 ,作者又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 ,统一了全书体例 ,合 4卷为一部 ,于 2 0 0 2年 9月重新出版。全书共分 13篇 85章 180万字。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通史”命名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巨著。它系统论述了自先秦至 184 0年鸦片战争前 4 0 0 0余年间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至于鸦片战争以后近现代的中国经济思想史 ,作者将另有续编。《通史》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力作 ,不仅在古代史料…  相似文献   

18.
黄卫平 《发展》2001,(11):42-43
“入世”是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后,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入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究竟如何相信大多数国人对此的基本判断都是,从总体上看“有利有弊”。因为“利”是很明显的。而对于“弊”看法可能分歧较大。其中焦点主要集中于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国内部分产业是否会因为国外优势产业的直接倾销而陷入艰难的困境等。同时,“入世”后,承担与履行的义务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企业发展、价值观念和就业等都带来挑战。对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型的挑战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经济向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周刊》2004,(22):18-18
“非市场经济”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瓶颈。从今年初开始,中国在多次场合要求给予中国完整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6月3日。中美双方代表就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美国举行了首次听证会。“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否是一些国家对中国反倾销提案起因?中国离获得西方发达国家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路途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20.
一路上有你     
“《中国城市经济》要面向城市经济的实际,多登实际的东西。要抓重大课题,要登重要研究成果。要把市长们正在做的事情反映出来。要多给市长们提供信息。多登一些典型城市的动态,多宣传一些工作做得好的城市”。发表在十年前创刊号上由李铁映同志亲自撰写的创刊寄语,提醒我们,作为面对大时代记录者的《中国城市经济》。不仅需要“智慧”和“内容”作为支撑,更需要“读者”的关注和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