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吴国蔚 《经济师》2012,7(2):102-103
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人才资源的质量的责任与使命。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的趋势,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的力度,但总体效果不明显,这无疑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困扰,也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以及家庭的和谐。心理资本理论是在积极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拓展。心理资本理论的引入,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心理资本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及心理资本对员工和领导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大学生心理资本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对女大学生、特困生、学业倦怠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分析了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首先分析了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特征,进而深入阐述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工作分析、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和报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对策,最后对心理资本的应用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心理资本:概念、测量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对国内外心理资本的内涵、结构维度、测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资本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心理资本是除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外又一对组织竞争优势起重要作用的资源,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文章对不同学者有关心理资本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剖析和评述,重点分析了与心理资本相关的实证研究及心理资本管理和干预的方法,最后对心理资本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牧人 《现代经济信息》2014,(19):149-150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关键产业和领域中。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最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发展的背景下,心理资本已经被视作财力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梳理心理资本的相关定义和内涵,以开发员工心理资本为基本手段,旨在为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开发与管理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心理资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析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及其要素,探讨了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并重点研究了心理资本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黄毅 《大陆桥视野》2016,(10):300-301
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缓解压力、提升就业能力及提高创新能力等积极作用,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文章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概况及其所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龙 《经济与管理》2009,23(10):65-67
员工心理资本是在总结和分析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等声望韧性和情绪能力等积极心理力量和潜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干预与开发,要从员工一组织互动的角度探索途径和措施,要将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结合起来,形成制度化的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系统。  相似文献   

9.
安世民  张祯 《技术经济》2020,39(11):97-105
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和知识创造理论,以243名企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抽样检验法,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了隐性知识获取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两者的关系,其中,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未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知识管理研究提供启示,并且为企业进行心理资本开发和实现突破性创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是大学生提高其竞争力的又一资本,它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文章根据心理资本的界定,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的总体状况、研究方法、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心理资本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心理资本的内涵,比较了其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差异,并探讨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资本的联系,提出了以创新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培育和开发心理资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政策的出台,我国农民尤其是创业活跃区的农民选择创业者逐渐增多。本文以创业活跃区———温州市的农民作为调查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心理资本对创业决策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心理资本与创业决策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众多高校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始普遍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通过对232名高校青年的抽样调查,研究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的青年群体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本科生导师、心理老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青年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知识员工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在资本禀赋视角下,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互动作用机制,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起显著增益效应。其中,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更能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资本相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增益效应;三类资本动态协同模型的建立与可持续开发所产生的聚合效应,是提高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是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等。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百度百科帮助企业认识到员工幸福的重要性,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我站在了这里。我们都从内心深处知道最重要的是要有幸福感,是要能够积极正向,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且还是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也为了我们的员工。当我们的员工能够有幸福感,在生活中得到平衡,他们会产出更多。这就是我们能够有竞争力的秘诀所在,也是中国人力资源要在未来取得优势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时都是重要的砝码,但是在就业时单凭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都需付出较大的努力,价值也难以达到最优化。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而言,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因此,录用心理资本较高的大学生,已成为当前企业录用大学生新的重要标准。所以大学生要想成功叩开职场大门,不仅要学会运用"两条腿"走路,还要插上翅膀,积累强大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新概念,文章对心理资本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心理资本的概念及组成;心理资本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的展望。文章认为日后研究应着力于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融合、开展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研究、拓展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和发展心理资本的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IT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是否存在影响。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的两个子维度(事务心理资本和人际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其中事务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更强。事务心理资本的四个子维度中,自信勇敢、坚韧顽强、乐观希望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乐观希望的相关性最强,奋发进取与工作压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人际心理资本的三个子维度谦虚感恩、包容宽恕、尊敬礼让均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谦虚感恩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116个知识创新团队中93名领导和776名知识员工配对问卷调查,构建跨层次中介模型、跨层次调节中介模型,探析多层次导向的心理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心理资本与团队心理资本均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个体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团队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团队社会资本不仅能够增强个体心理资本对心理契约的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调节心理契约在个体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池上新 《经济学(季刊)》2014,(3):96-103,112
利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08),从社会网络、心理资本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教育程度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对于城乡居民的健康呈现不同的作用效应,即网络规模更有助于农村居民的健康,而网络资源总量更有助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心理资本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其中韧性因子对城乡居民的健康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乐观因子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更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自信因子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