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6年10月16-17日,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英国文化协会、英国杨氏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对社会新概念的认识”、“重要领域的社会创新”、“各部门对社会创新的作用”与“未来10年社会的优先发展项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以下两篇文章是关于本次会议主要议题的综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编辑手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I0001-I0001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创新”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发现、总结、提高和推广工作。2006年1月中旬,比较中心顺利完成了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奖工作,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盛大的颁奖仪式。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并富有启发的讲话,我们将其刊载于本期,以飨读者。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主题,我们还选登了其他几篇论文,以说明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由政府、社会、企业多主体参与的创新过程。斯托鲁莫夫分析了外部性问题在促进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政府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明了方向.政府要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挥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要在明确创新角色定位、构筑合理创新体系、改革完善创新机制以及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联合社会创新力量共同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图伟业.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周铁农副主席、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胡锦涛主席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更加努力地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要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学术研究部门、舆论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职责。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尤其具有紧迫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民主…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欧威廉大使,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英国杨氏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今天正式开幕了,这是一次在社会创新方面的重要国际交流活动,受到了中英双方的高度重视。会议对于推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创新活动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我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今后两天时间里,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的120多位政府官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和民间组织代表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与研讨,向大家展现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地方化和具体化,也是我国城市面向未来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府作用是推动城市创新的基本力量,创新型城市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反过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的水平又能够检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情况。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创新观念、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上22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竞争力、分维度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的必由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创新到了新的阶段,技术模仿的空间和收益越来越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实现三个转型;一是大量的商业技术创新需要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以充分发挥市场在探索未知领域创新阶段的强大优势,避免政府选错路径带来重大损失和贻误时机;二是创新的驱动机制需由技术模仿向体制改革释放创新主体活力转型,政府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到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方面去,而不是直接组织科研和生产;三是创新理念由"精英型创新"向"包容性创新"转型,努力创造平等机会,使创新的收益和成果为更大范围的人群所享受。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型国家的建立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创新。最优专利制度的制定是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目标和职能。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持续创新,考虑利率贴现和市场初始容量等因素,探讨了在持续创新中最优专利宽度和长度的设定,最后提出我国目前的专利政策应是(短期限,宽范围)。  相似文献   

10.
马壮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1):123-126
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在于人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大环境是“双型”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创新型教育与之相适应。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发展范式,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三螺旋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及其在转化高科技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2.
马宪民 《广东经济》2005,(12):18-20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将自主创新的作用概括为“三个重要支撑”,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三个重要支撑”,精辟地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后,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温家宝同志在会议上也强调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全篇,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将自主创新的作用概括为“三个重要支撑”,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三个重要支撑”,精辟地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后,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温家宝同志在会议上也强调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全篇,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介绍"社会结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社会结构的开放对创新动力、创新资源以及创新过程的影响。探讨了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测量方法,并结合经验数据分析了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及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讲话中,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目标。他指出,一定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人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重大举措,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实现企业发展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步骤,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财经文摘》2008,(3):69-70
日前,“区域创新文化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会上指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构建坚实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财经研究》2022,48(5):80-94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推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连同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政策创新效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创新型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此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呈现出协同创新效应。(3)借助自身资源基础,国有企业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此外,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和福利效应更强。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型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1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青岛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2010年1月,青岛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对于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青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少疆 《经济》2015,(4):146-147
在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13次提到“创业”一词,可见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直接关系,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教授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线工作近20年,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强调“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它置于深化改革的首位,因为这不是一般行政事务性改革,而是要以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为重要内容的政府体制改革。这是关系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与改革问题。 胡锦涛主席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学习会议上讲话,对政府体制改革问题做了极为深刻的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表明,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把政府建设成一个履行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然而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不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又履行庞大的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即政府身兼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不同职能,这就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