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的东南亚宏观经济形势,可以用如下三句话概括:表现不俗、前景看好、发展不平衡。东南亚10国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印度和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带动下,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1):3-9
本文从金融、财政、消费、投资以及进出口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并预测了2006年的经济走向。2006年货币政策仍然会继续强调“稳健”,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将重点向解决民生和“三农”问题以及刺激消费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倾斜;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2%左右;投资结构和领域将发生改变,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出口将从超常规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转变。200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8.8%~9%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4.
从有利的方面看,世界经济的转好、扩张内需政策的持续作用以及甲奥成功、加入WTO等特殊利好因素的牵动等,为2002年我国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但经济生活中的新老问题交织并存,如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压力较大,城乡、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等依然比较突出,国际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通过对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总体判断,2002年我国整体经济运行将继续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增长速度将略低于2001年,大体为7%左右。 相似文献
5.
范剑平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1,22(1):1-5
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东、北非等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模型测算,预计我国经济增长9.5%左右,速度略低于2010年,CPI涨幅可控制在4%左右。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总量矛盾,而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保证"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在开局之年落实到年度工作中,必须在深化改革方面给力,力争在调整结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高位回落,回落幅度逐步加大,主要表现为GDP增长环比逐季回落,回落幅度不断扩大.从供给看,农业和服务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在下降;从需求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度增加,投资有所回落,净出口的贡献大幅度下降;物价指数高位回落,紧缩趋势较为明显;经济运行效益高位回落,经济发展困难明显增加;货币资金流动性由松变紧.信贷增长呈U形变化.2008年经济运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周期、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分析预测,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一年,防衰退、防通缩两防将成为经济政策的主线,下半年经济有望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国际经济金融风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伊拉克战争、“非典”、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欧元前进步伐受阻、俄罗斯首富被捕、韩国大企业陆续出现事端、许多跨国公司相继出现财务丑闻等等,所有这些事件无不给国际经济金融运作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国光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04,26(1):1-4
2003年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8.5%。从各种经济活动的内在发展趋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似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宏观经济结构中的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李慧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10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文章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7.8%,增长略有改善;CPI上涨2.7%,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政策将维持中性偏宽松格局。改革的推进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无无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3,(1):1-4,7
2012年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进一步趋稳,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小幅回落,环比指标开始出现回升,但经济增长总体态势仍较疲弱。预计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7%,全年经济增长也为7.7%,可实现年初预定目标。展望2013年经济增长,国际环境略有改善,国内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风险性因素也较多。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略有回升,约为8.1%左右,价格涨幅也上升至3%左右。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应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构建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00年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回顾评价,并在利用模型对21世纪初期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货币调控效果进行多方案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200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对2001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施发启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2)
我国经济在2008年里经历了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回落,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消费需求增长较快,通胀水平回落,经济运行前景仍较好.但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亦不能忽视,特别是出现了国内消费和投资有减速迹象,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农民增收前景不乐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速等情况,必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扭转.为此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适当增加投资规模,通过财税政策刺激外贸和房地产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旅游:2004年发展回顾和2005年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明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2):77-81
2004年,世界旅游克服了连续三年各种事件和危机打击造成的挫折,首次呈现出自1984年以来最好的增长态势,国际入境旅游者达到7.6亿人次,旅游总需求达到54900亿美元,是20年来增长率最快的一年。展望2005年,在世界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和各国加快旅游发展的措施促进下,世界旅游将在克服各种风险和危机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04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4):5-6
中国经济2003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将步入协调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17.
200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现象放入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并通过国际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在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均衡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修改后的中国经济计量模型,并根据保守方案和乐观方案的前提分别对我国2000-2005年经济增长进行了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19.
张锐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1):2-12
尽管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重回正常化轨道,但财政政策的接续发力同样驱动着世界经济在2017年出现了过去五十年罕见的增长格局,其间不仅各主要经济体股指创出历史新高,许多国家的货币也收复了往年因美元飙升而失去的领地,同时大宗商品也展示出了普涨的行情,国际贸易与投资挣脱了贸易保护主义等阴影的干扰而重新活跃起来.基于2017年的大好收成,世界经济在2018年可能会加快增长脚步,但同时需要排除财政、 货币和金融等方面的风险,以构筑出经济长周期上升的基本轨道. 相似文献
20.
李慧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11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