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代双交",是当代农行人的幸福与骄傲.一代:就是当代农行人赶上了这个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双交:就是以对历史、政府、员工负责的态度,准确清理、按时交出不良资产;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努力工作,做好股改的各项准备,为农行的改革与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林伟 《理财》2005,(12):31-33
《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比尔·盖茨说:“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张瑞敏说:“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她经常说:"学问来于何处?其实,一个人知识不仅仅在于是否上过正规大学或获博士学位,一个人获取的真正学问,主要体现在她一辈子读书不止,学习不止。人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在书中得到的多。"历史上有五个著名的书痴,他们是醉书闻一多、猜书华罗庚、抄书侯宝林、吃书张广厚、救书高尔基,他们都是读书成才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尔劬 《科学投资》2005,(10):66-69
有时候灾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才能发现会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由于父亲突然失业,我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父亲一起努力工作,以便养活一家老小,我不会知道自己在商业上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潜能,能够取得后来那样令人瞩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禹良俊 《理财》2005,(7):95-95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而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其结果就会变得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团结不一定有力量。《团队精神》一书告诉了我们人多如何变得力量大,团结怎样才会有力量。有一则小故事:战国时,秦王问一个大臣:“秦国人比齐国人怎么样?”大臣说:“一个人和一个人比,秦国人不如齐国人;一国人比一国人,齐国人不如秦国人。”最后,秦王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齐国,靠的就是团结的力量。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团队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衡量一个企业团队战斗…  相似文献   

6.
感动之后     
转眼之间,“感动工行”颁奖典礼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回首那个感动的曰子和那些感动的人,我百感交集。作为一名最基层的一线员工能够取得这样高的荣誉,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真的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获奖之后,我暗下决心,要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工行,感恩工行!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努力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明显,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一)农户信用档案建设与评价情况博州辖下两县一市一口岸,总人口48.73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2.21万余人,农户数8.15万余户。辖内已开展农户信用  相似文献   

8.
成为富翁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生而富有,出生在豪富之家,继承了大笔遗产,但这属于极少数人.第二,创业致富,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变得富有仍是少数人能做到的.第三,理财致富,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的,通过理财让自己的生活更富裕.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梦想着可以足不出户就把钱赚了,那就一起看看如何在家依靠网络赚钱吧。你需要稳定的收入用以度日,除非你不食人间烟火,并且找到了可以脱离网络生存的方式。传统的赚钱方式当然是有一份工作。为别人的公司打工或者自己创业,赚钱,然后把钱花到诸如贷款、租房、吃、穿、用和娱乐上。很多人都在公司上班,每个人都来到这个物理上的空间上班,交流想法并一起努力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幸运的人找到了在家享乐的同时赚钱的方式。网络是个不断变化的商业舞台,很多想赚钱的人开始在这里寻找门路。希望在业余时间赚点零花钱的人适合做兼职,当然也有做全职的人,并创造了网络成功神话。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05,(11)
2005年10月28日,是工行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 的日子,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从而朝着公开上市公司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工行 得到注资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只用了6个月另10天的时 间,对此新任行长杨凯生先生的评论是:“工行股份制改 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既得益于有关各方这几个月 来的努力工作,更得益于工行人这些年来所打下的扎实 基础。”每一个了解工行的人、每一个工行人都会认为杨 凯生的这番表白是发自内心的。  相似文献   

11.
这年代,房子成了很多人的心头肉,最近一本叫做《死也要买房》的书更是列举了诸多买房的理由,而且宣称:房子里面有你的呐喊,你的梦想,你的困惑,你的生活房奴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人生絮语     
△人生如书:昨天是著过的书,今天是正著的书,明天是待著的书。△回首昨天,应问心无愧;珍惜今天应恒心有为;展望明天,应信心百倍。△不结网的蜘蛛,逮不到昆虫;贪图享受的懒猫,捉不到老鼠。△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在事业上,知足者必衰。△不经风雨,便无彩虹;不历坎坷,难有成功。△阴晴圆缺别担忧,阳光总在风雨后。△有勇气的人,“走投无路”时,还可另辟蹊径;有智慧的人,“别无选择”时,倒能别开生面。△是一滴雨水,就应滋润一寸土地;是一朵山花,就应散发一缕清香;是一只蜡烛,就应给人间一片光明。△自信,但不自负;自强,但不自大;自珍,但不自诩…  相似文献   

13.
刘胜军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财政人。从1977年参加财政工作起,27年如一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积极为党的财政事业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内审人员进阶之道》一书有所感悟,作为一名内审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主要从内审人的思维、技能和价值三个方面,谈一下思考和体会. 内审人的思维 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思维方式有三点令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5.
让座     
冯培菊 《理财》2004,(2):64-64
礼拜天,我和爱人一块上街。由于那天下着小雪,路面比较滑,我们只好坐公共汽车。车上的人可真多,好多人都没有座位,我们也只好站着。当车行至一站,上来一位老先生,看上去有60岁左右,戴了一副眼镜,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刚踏上车就大声嚷道:“谁给老年人让个座?……”一连喊了几声。过了一两分钟,这位老者身边的一位孕妇站起来说:“老大爷,您请坐。”老人毫不客气地坐下了。这时候,一位八九岁的小学生急忙站起说:“阿姨,您坐吧。”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站起来说:“孩子你坐。”一位中年妇女也站了起来说:“闺女你坐。”车上的人一个个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永不言败     
海明威在他的《老人与海》一书中写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种种伤痛、苦难与不幸。人生正是因为有了伤痛,才会在伤痛的刺激下变得清醒起来;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苦难,才会在苦难的磨练下变得坚强起来。法国作家  相似文献   

17.
读书之乐     
宋代大儒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廖廖四句,道破了读书的美妙意境,说出了书籍给人带来的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我乃凡夫俗子,无其他嗜好,唯闲暇时,捧读闲书,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杨关龙同志大学毕业40年来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1978年任上海重型机器厂副总会计师,1982年任总会计师,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紧紧依靠领导和职工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尊重。他对重型机器厂1985年被国家经委评为“全国经济效益先进单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起了促进作用。该同志近二年来的具体实绩主要有:一、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当好厂长的参谋。  相似文献   

19.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身处职场,你不仅要努力工作,赢得上司的器重,还要善于与同事处理好关系,这样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严肃评说历史的书不应用此书名干了一辈子书行,平时很注意有哪些畅销的新书出版。对袁腾飞先生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我早就通过电视媒体知晓,但一看到书名,我马上生出一种感觉:这是一本浅薄的时髦书,于是没在意它。当然,这是我的成见。在我看来,一本好书应当有个庄重的书名。评说历史,就应像黄仁宇先生那样给自己的书起名,他的书我从里到外地欣赏,包括书名。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