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占了相当的比重,导致资产质量下降,资金流动性差,严重影响提高经营效益。因此,加强信贷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一)建立信贷资产保全机制。农行作为贷款企业的债权人,应积极参与贷款企业转制的全过程。对贷款债务的处理,必须按规定由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审查批准,落实债务偿还单位,防止企业借转制之机悬空银行贷款本息。对于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推脱、逃避和悬空银行贷款债务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制裁。与此同时,农行要主动向地方政府反映汇报情况,争取政…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1995,(5):24-25
关于企业转制中银行贷款悬空问题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专题调查组我们就企业转制中悬空银行贷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悬空银行贷款的现象。解决企业债务保护银行债权利益,已成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企...  相似文献   

3.
一、盘活信贷资产面临的困难1、财产难收回。一是资不抵债,无资产可收。大部分关停企业都是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在收回企业财产前,必须支付清理费用、积欠工资及各项集资,可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的财产所剩无几,难以盘活;二是企业钻改革的空子,资产难收。一部分企业利用改革、转制的机会,采取"金蝉脱壳","母体裂变"、"新老划断"等办法逃债、废债,致使贷款债务"悬空";三是不给主管部门甜头,就不让清收。清收关停企业资产,必须对其主管部门附加一些优惠条件,诸如增加在  相似文献   

4.
罗源县信贷资产流失情况调查叶强,林丽芬,黄惠,林强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产流失日趋严重,从调查情况看,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贷款形成呆帐,二是企业与外商嫁接使银行资产流失,三是企业分解承包使银行贷款被悬空。据调查统计,截至1994年6月末,罗源县各...  相似文献   

5.
企业转制,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措施。但有少数企业在转制中,却使银行贷款被“悬空”,甚至被侵蚀。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银行应加强信贷管理,研究企业发展新动向,主动参与企业转制,防止极少数企业利用转制这种形式来侵蚀银行资产。合肥酶制剂厂转制后,导致银行贷款回收困难。人们不由得要怀疑,这到底——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1995,(9):13-13,12
抓住机遇回收巨额风险贷款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强企业转制过程中贷款风险大户债务的落实工作,防止企业悬空银行贷款、逃避银行债务,并利用企业合资过程中外方打入的资金,促进贷款的整体回收,对实现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大对...  相似文献   

7.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法律对银行信贷资产的保护十分明确,但现实的执行情况却比法律规定的要复杂、要困难,以致侵害信贷资产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对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利用企业改制和破产等逃废、悬空银行贷款的手段加以研究,以加强信贷资产的保障,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治做法律上的初步探讨,以期能促进对信贷资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金融研究》1994,(11):39-43
针对当前农村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银行贷款债务被“挂,甩、废”等“悬空”现象,作者认为导致贷款债务“悬空”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地方政府有“卸包袱”思想,二是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企业债务无人关心;三是银行信贷管理不规范,对企业制约能力不足;四是现行法制不健全。贷款债务“悬空”极大地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风险,若不加控制,必定会打乱我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步子,干扰农村金融秩序。为此,每一个农村金融工作者都必须做到:积极参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开辟贷款本息回流新途径,合理构建信贷资产保障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少数失信企业利用我国经济处在转轨阶段,将银行贷款悬空在原企业的空壳内,而将银行贷款形成的优质资产转移到经过重新包装的新企业.失信企业往往以更名、分立、合并、部分兼并、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等名义为幌子,利用我国征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不对称的缺陷,重新注册新的公司,以"新"的面目重新进入市场,以此来逃避银行债务,掩盖其信用恶劣的行为.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恶化了信用环境,为金融产品营销埋下了新的潜在风险.由于我国权威信用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因此在拓展、营销金融产品时,为防范信用风险,笔者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24日上午,某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负责人向某支行告急:在其代理续办一笔2370万元贷款抵押手续过程中,抵押登记被他人恶意注销,导致银行贷款担保被悬空,银行资产面临重大风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企业改制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新的风险。1、企业净资产的产权界定不利于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完整和安全。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可出售的资产,其中国有、集体部分由国有资产管理局代管,无论企业盈利与否,都实行分年抽资,并收取利息。一旦企业发生亏损,抽走的必然是大量流动资金,而主要的又是银行贷款,在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有被悬空的危险。2、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如有的企业边破产边生产;有的故意低估资产价值或扩大其他部门债权,逃脱银行债权;有的以改变厂名为名,行废债之实。3、改制企业实行税后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要“抓大放小”。目前一场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攻坚战正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服务于企业改制是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金融部门来说:一是要认真学习,增强对支持企业改制工作的认识;二是要用足用好政策,全方位支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密切关注企业改制,搞好信贷资产保全工作,防止信贷资产流失。当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借产权制度改革、搞股份合作制之机,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到改制组建的新企业,由已经成为空壳的老企业负责偿还银行贷款本息,逃避和悬空了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资产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为摆脱经营困境和窘境而普遍选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悬空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债务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止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逃废债务,有效地保全银行信贷资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城郊支行在这方面结合农业企业的改制,作为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背负银行贷款债务的企业借改革之名,采取所谓“母体裂变,轻装上阵”的做法,将银行债权悬空,借破产之名先死而后生,逃避银行债权,即使一些盈利企业也常有钱不还,无理拖欠银行贷款。此外,企业筹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企业间货款拖欠相当严重,相互缺乏信用。凡此种种主要是法制观念淡薄,金融意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信贷资产产生负影响的表现形式1、悬空式。主要表现在企业破产形成债务"悬空"或者少数经营状况一般、资产负债比例较高的企业,在实行"母体裂变"死一块或拍卖、租赁、兼并、承包经营等企业产权改革后,新改制后的企业,对原有银行债务根本不予承认,或承认后而要求挂帐停息,使得银行债务难以落实而悬空。2、侵害式。侵害银行债务行为大致有三:一是少数企业在拍卖、租赁或者承包中,故意以净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蔓延,已成为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主要形式和原因 1.企业债信观念淡薄,借破产逃废金融债务.有的破产企业未经批准,用应当偿还银行贷款的资产作为安置职工费用;有的利用国家鼓励企业改制之机,将贷款悬挂在空壳企业,毫无资产清偿;或以分业承包、租赁、兼并等各种形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有的采用多头开户,转移结算业务,逃避银行监督,使金融机构未能对其实施有效制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各地的公有制企业正在进行以明晰产权资产重组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改制)。无论改制的方式如何,必须发生经营权或产权的易主、资产的分割或重组甚至破产清算等等影响资产和收益分配及调整的重大事宜。企业的法人是银行贷款的载体,企业的资产是银行贷款的物资保证,企业的收益是银行贷款本息的还款来源。因此,企业改制会打破银行贷款原有的存在状态而使其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8.
陈蔚  高新华 《新金融》1994,(9):35-37
所谓企业重组,一般是指一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发生的合资、合作、入股、兼并、转让、分立、改组、改造等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企业法人发生变化,即出现原有法人的变更或者在法人数量上发生变化;二是实现资产转移,即企业资产通过多种形式与原企业法人分离。 企业重组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组合的一种基本形式,但因企业重组而造成银行贷款“悬空”的问题屡有发生,应引起我国银行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改制冲击银行资产安全 (一)以低价出售、出租企业资产作为搞活企业的"筹码",银行大量债务被悬空.一些地方政府维护当地局部利益,将一些老企业以低价出售或租赁给个人或企业,而企业原有的债务却挂在有牌无人的老企业名下,银行的贷款本息无收.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企业架空贷款的六种手段1抵押———押而不抵,银行贷款被悬空。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担保、抵押贷款在普遍推行。但由于对目前企业办理担保、抵押贷款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出现了“押而不抵,担而无力保”。2合资———合而无资,银行贷款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