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完善银行服务功能,提高竞争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这份暂行规定共29条,对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王群琳 《企业研究》2006,(11):54-55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1、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手段落后。 中间业务是银行的高技术产业,集人才、技术、机构、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作为知识密集型业务,中间业务涉及到有关银行、保险、税务、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企业财务、法律、宏观经济政策、信息技术等多个知识领域,从事中间业务开发与经营的人员.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同时,要求有敏锐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以及较强的公关能力和较广的社会关系。而目前商业银行正缺乏这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些知识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如财务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企业信用咨询业务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以电子技术、信息通讯为中心内容的金融信息化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近年来,尽管商业银行对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来看,仍处于电子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系统覆盖面有限,  相似文献   

3.
于晓荣 《山东审计》2000,(3):37-37,36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用或少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项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银行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在资产负债表外有专门记载,通常人们又把这项业务称为表外业务。中间业务能创造丰厚的利润,资料记载:国外一些发达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日本从20%上升到35%,美国从30%上升到38%,英国从28%上升到41%,而更多的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  相似文献   

4.
刘子源 《企业经济》2002,(9):128-13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中问业务暂行规定》中明确,商业银行中问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大致可分为支付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咨询顾问类、交易类中问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鼓励、倡导商业银行大力开办中间业务之目的,是要通过减少现金投放,使公众得到方便和实惠,活跃社会经济细胞,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强化社会闲散资金的集聚,增加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相比,我们一般都依据中间业务概念性特点为其定位于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称其为银行除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外的第三大业务.然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之现状表明,当银行中问业务发展水平较低时,中问业务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就不那么明显甚至与其相背离.我们应正确、客观地认识和探索中问业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性,尽快改变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偏离经济效益目标的现状,更好地促进中间业务持久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主要经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本文主要讨论资产业务,依据国际通行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业务分为现金、贷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四类,本文重点研究贷款业务的主体——优质资产客户。因为资产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占据银行收入的80%,优质资产客户则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入世、人民币业务的对外开放,以及将来银行、证券、保险可能走向混业经营,今后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已成为支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拄产业,是使我国商业银行从单一的粗放经营向综合化集约经营转轨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中间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在银行业务中,无论是吸收存款形成的负债业务,还是发放贷款形成的资产业务,银行在这些交易中,总是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的,而在中间业务中,银行却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而是扮演居间中介或代理的角色,提供有偿服务.它不但可以健全商业银行的功能,增强竞争力,还能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已逐步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商业银行内部也加强了对银行业务的财务分配管理和相应的会计监控,但对中间业务——这个商业银行新的收入增长点的管理、风险防范却仍存在漏洞和盲区。在国外大多数国家,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一般占其全部收入的40%,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而我国许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大多不足10%。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在对银行收入、业务管理和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步伐,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迎接加入WTO后金融开放带来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6月21日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 定》,允许商业银行在经过央行审查批准后,可开办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并就准入制度、审批程序、收费标准等做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杨锋 《企业经济》2003,(2):156-157
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即通常所说的“零售业务”),是以市场经济基本主体之一的居民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的一系列银行业务,它提供包括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个人理财型服务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资产质量较好、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创新能力强、市场发展潜力和盈利空间广阔等特点。银行个人业务既是银行的传统和基本业务,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效益增长点,它以其客户广泛、单笔业务量小、收益率高、整体效益可观且风险小等特性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和新增利润的亮点,竞争日趋激烈。一、农行个人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第三大支柱业务,其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商业银行按照现行银行信息披露规范要求披露的信息,不能满足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宏观监督管理的要求。本文在明确中间业务风险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与缺陷,并对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规范,提出了规范信息披露的原则、建立不同层次的规范标准以及建立中间业务报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那继艳 《活力》2008,(3):59-59
1.金融自由化诱发混业经营的需求。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逐步放宽了对金融机构业务限制,甚至为混业、并购创造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如人民银行发布的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拓展金融业务,甚至是银行与证券、保险的交叉业务提供了运作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业务空间也逐渐变得令人窒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创新以及技术革命出现,股东对银行业绩的回报要求也逐渐提高。而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同时要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创造经济价值的作用机理,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四个方面来分析其风险管理如何创造经济价值,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警惕性,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第三大支柱业务,其不断创新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中间业务的概念范围。本文在重新界定中间业务概念的基础上,理顺了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对中间业务进行分类,分析中间业务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着建立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提取衍生工具风险准备金、规范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会计防范。  相似文献   

15.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涵义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代理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银行在办理这类业务时既不是债务人也不是债权人,而是处于委托代理的地位,以中间人的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服务性质的,它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对商业银行的需求,又能吸引更多顾客,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它们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咨询业务、银行卡业务.  相似文献   

16.
经过漫长的努力,我国即将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互惠的必然选择。入世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金融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业必将面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而中外银行在业务上的竞争焦点无疑会集中在作为外资银行优势业务的中间业务上。中国银行业是否能顶住来自外资银行的冲击,中间业务的好坏显然是一个关键。    一、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    1、中间业务已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动用自身资…  相似文献   

17.
私人银行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以其丰富的盈利空间,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国内外众多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争夺的焦点.本文以私人银行的发展历史入手,详细介绍了私人银行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现状,论述了在中国现有经济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与缺陷,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举措,要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业务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18.
戴敬 《管理观察》2015,(10):126-128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及经营模式。从向外资银行学习到移花接木创新战机的经营模式,寻求摆脱存贷款利差的绝对依赖,寻求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各项收入中比重增大,银行要从一条腿(贷款)走路向两条腿(贷款、中间业务)走路。诚然是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的需求要求银行做出改革,但是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高在银行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风险较小,在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涵盖商业银行经营的各个条线方面,比如个人汇款手续费、外汇结售汇业务、第三方服务费等。其中外汇结售汇,期权,贵金属租赁等金融衍生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一样存在风险性,风险带来收益。风险性是银行经营的根本属性。如何管理风险,获得收益,对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风险经营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收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中间业务,指的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由于中间业务不涉及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负债,不占用银行的资产,且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所创造的收益形成的是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因而其具有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优良特征.这使得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银行收入结构发生改变,不再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而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依靠存贷利益的经营收入大大降低,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其收益占全部收益比重达到30%-70%.例如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多数都占其总收入的40%左右,瑞士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则占其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作用,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开展的基础与前提,金融脱媒现象近年来在金融融资市场中迅速发展,给传统的银行资金融通体系带来较大的影响,企业直接与投资者形成了资金融通的渠道,资金绕过商业银行,使得传统的银行被动负债模式面临变革的压力,而主动负债管理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选择。如何改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工具,满足大企业融资需求的批发银行业务,有效提升主动负债管理水平是银行管理层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