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经营者》2013,(8):14-15
你很难看得到耀武扬威的一汽老大我是一汽的一名员工,也是《汽车商业评论》的忠实读者。贵刊7月号的封面故事,不乏对一汽成长的精炼概括与对一汽精神的褒扬鼓励,令人受益匪浅。作为职业生涯深处变革时代的我,在困难和绝望中也历练出一些对一汽的感悟,算是抛砖引玉吧。在各个历史时期,一汽都完成了它的国家使命,党指哪打哪,严格遵守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2.
这位当年的一汽总工程师为《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为我们进一步挖掘一汽选择大众汽车为合资对象的幕后故事,一汽一大众草创时代的艰难经历以及老厂长耿昭杰的不凡汽车智慧  相似文献   

3.
刘芝鹭 《经营者》2013,(16):14-14
我是一汽的一名员工,也是《汽车商业评论》的忠实读者。贵刊7月号的封面故事,不乏对一汽成长的精炼概括与对一汽精神的褒扬鼓励,令人受益匪浅。作为职业生涯深处变革时代的我,在困难和绝望中也历练出一些对一汽的感悟,算是抛砖引玉吧。  相似文献   

4.
被粉饰的回忆充其量只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安慰,间或夹杂着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却缺少理性的解剖和探索的价值2009年9月中旬,我和《汽车商业评论》摄影记者孙兆鹏在长春做一汽老人的采访。期间,我们去看望贾延良(详见本刊2007年1月口述历史《被人遗忘的红旗设计师》)。他提议,有机会一定要去采访王振(原一汽轿车厂厂长),因为没有他,就没有CA770。  相似文献   

5.
取样一汽     
中国自主品牌的成长,机会已经足够,速度更是惊人,现在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续航能力。它是什么从中国一汽集团办公大楼前的石狮子眼中往前看,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1号门。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1号门内一辆墨绿色的汽车从总装配线上开了下来,她被命名为解放牌。从这一天起,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2007年的4月,1号门随同当年一汽建造起来的厂房和职工住宅被列为长春市首批保护历史建筑。今年,它将目睹一汽自主品牌产销实现100万辆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吴庆时 《经营者》2016,(4):166-167
不寻常的身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吴庆时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陈祖涛编者按作为中国第一代汽车人,陈祖涛身上贴着许多标签,他拥有颇具传奇色彩的身世,他被喻为"一汽第一名职工",他全程参与苏联设计援建一汽,他是二汽"五人领导小组"最年轻成员……2006年12月,《汽车商业评论》邀请他口述历史时,他对热闹非凡的本土汽车公司逐一点评,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中国一汽建厂50周年前夕,一汽党委宣传部推出了一本小册子《第一汽车第一伙伴》,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汽的企业文化,其中“第一汽车,第一伙伴”被定位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可以说这是一汽50年历程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一汽半个世纪企业文化力的提升和凝练,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谁是徐老大     
徐兴尧  葛帮宁 《经营者》2013,(10):225-239
徐兴尧是一汽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一汽,在汽车行业,知道"徐兴尧"的人不多,但知道"徐老大"的人很多。不过,已经很难求证"徐老大"这个称谓源于何时何地。76岁的徐兴尧1937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农村。他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因为家境条件并不富裕,从初小到高小,从初中到高中,他艰难求学,最终于1958年考上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成为家乡第二个大学生。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座谈发生在1959年。作为班里的骨干成员,徐兴尧与其他同学获得参观一汽的机会。座谈会上,他第一次听时任一汽厂长的饶斌同志的报告,并受其设计的一汽远大前景的吸引。1963年8月,徐兴尧大学毕业,抉择之际,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汽。在一汽设计处,他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做起,历任科长助理、设计处副处长、长春汽车研究所副书记、第一副所长、所长。根据《中国一汽志》记载,在设计处工作期间,他参加CA140发动机设计,主要承担配气系统设计、试验工作。用激冷铸铁材料挺杆,解决了擦伤和疲劳损坏等难题,后为二汽EQ140发动机采用。在红旗保险车项目中,他参加300马力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承担了曲轴、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的设计和试制,以及全部台架试验和整车匹配验证工作。1982年徐兴尧被任命为汽研所第一副所长,此后10年,汽研所重点完成CA141、CA142、CA150等中重型及轻型系列换型产品开发;参与并决策奥迪轿车技术引进、克莱斯勒488发动机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及奥迪和488发动机的匹配工作;完成汽研所和一汽设计处的合并管理。回顾这段历史,他坦陈,最难的是"汽研所和一汽设计处的合并"。徐自1990年8月起调任一汽副厂长。调任前,他和时任一汽厂长的耿昭杰约法三章:第一,在其位谋其事;第二,不要让他坐冷板凳;第三,总厂只能管他,不能管他管的事。耿答应了他的要求,1999年他退居二线。2003年徐兴尧65岁正式退休,至此,他在一汽整整干了40年。2013年7月15日,一汽建厂60周年之际,在颇具历史底蕴的一汽74栋宾馆里,《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此对徐兴尧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访谈。访谈中,一汽总经理许宪平来看望他,并称他为"徐老师"。  相似文献   

9.
百万辆是几代一汽人的梦想,为了在一汽人的梦圆时刻,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深入地反映一汽人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在冲刺百万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很早就开始策划这篇特别报道,记者一直在全力跟踪百万辆进程。本刊今日隆重推出《百万辆,一汽激情走过》,让我们祝愿一汽再攀高峰、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10.
坐在我面前的林敢为神采奕奕,隐藏在大框架眼镜后面的双眼似乎能洞察一切,向后梳的头发整齐利落,与他精干的外形相得益彰。不大的办公室里,一张大办公桌几乎占据一半面积,靠近墙角的书柜里并没有多少存书,那些过往故事已在他心里生根。2010年7月的一天,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北京汽车大厦13层办公室里,他接受《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访谈。他说:一汽轿车完全是在耿厂长(耿昭杰,一汽第六任厂长)的领导下做起来的,我相当于他的实施者。的确,从1965年初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到2005年从一汽退休,在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以1985年他被提为一汽总工程师为分界点,前20年他从事科研工作,后20年他从事技术领导工作。而在后20年里,他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时至今日,他对那段峥嵘岁月仍历历在目。1987年一汽完成中型载重车换型改造后进入上轻、轿第三次创业阶段,时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林敢为参与了一汽上轿车的决策过程。1987年~1990年他负责组织前期工作,包括合作对象的选择、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等。1991年~1995年他在担任一汽-大众公司首任董事总经理期间,在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一汽-大众公司的建设重任。此后...  相似文献   

11.
"一汽文化"是一汽40多年历史的积淀,反映的是一汽人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故又称为"创业文化",它随着一汽的诞生而孕育,随着一汽的壮大而发展。50年代建厂初期的第一次创业,是一汽文化的孕育、萌生阶段,体现了一汽人"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力更生,勇于革新;吃苦耐劳,敢打硬仗;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五大传统。80年代初产品换型的第二次创业,是一汽文化更生、显现阶段。形成了"爱一汽,做主人,争第一,创新业"的一汽精神,并成为一汽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反映了"一汽文化"的企业特色。接着是80年代中期,一汽发展时期的第三次创业,是一汽文化的成熟、发展阶段,体现了一汽人执着的主人意识和市场意识,使一汽发生了三个巨大的转变:即产品由单一的卡车生产转变为中轻重轿微客多品种、宽系列的生产;市场由单纯的国内市场转变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营销;企业由单纯的国内市场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跨行业、跨地区的我国大型汽车工业集团。如今一汽已经步入轿车时代,一汽的企业文化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汽的轮迹》向您展示了“中国汽车大王”的成长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在欢庆一汽建厂50周年的日子里,喜事多多的一汽人终于实现了几代造车人为之拼搏了整整50年的梦想——让造车人有其车。车城一号门广场100台披红戴花、整齐排列的红旗、捷达、宝来、雅酷、幸福使者等一汽生产的崭新轿车,把祖国“第一汽车”城装扮得更加壮丽多姿。“一汽轿车进入员工家庭首发式”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一汽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使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汽员工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辉煌的历史,2004年,他们又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产销100万辆。  相似文献   

15.
刘书泽 《经营者》2013,(4):183-187
饶斌在一汽工作时的第一位秘书向《汽车商业评论》讲述老领导对其一生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房地产》2004,(9):124-1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等有关规定,本市处理经营性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的范围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监会联和财政部于2003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以强制轮换主审会计师的方式,力促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并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对生物资产的规定,并根据我国国情对生物资产的定义、特征、计量与披露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没有给出具体的计量模型的选择。本文尝试建立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并阐述了我国现阶段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工业进程给今天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也给中国作家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化工业进程究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什么,是其实还是迷惘,是审视还是转变;而文学又将如何在现代化工业进程势不可挡的今天,寻找新的支点?7月14日,由《作家》杂志社、《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举办的“现代化工业进程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研讨会上,与会作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选登几位作家在参观一汽-大众后的新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注协印发了《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权益确认表审核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审核指导意见》)。《审核指导意见》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为框架,结合外方权益确认表审核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