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8,(14):279-281
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所谓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特殊人才。独立学院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生实践能力,而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潮 《科技与企业》2013,(12):269-270
为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与探索的体会,提出新的考试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财务分析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根据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考试改革思想及其要求,进行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改革措施在财务2011与2012年级的本科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取得很好成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构建的“3+3+4”的多样化考试模式,可为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春玲 《活力》2005,(6):268-268
随着我国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突出工程意识、创新意识与综合设计能力,提出了要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为目标,探索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整合的意义,探讨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教学模式,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创新竞赛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探索,分析了优化整合出现的技术问题,讨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的创新。研究结果有利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中小企业管理》为切入点,从序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中小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段晓华 《价值工程》2013,(34):239-241
本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需求,针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机制存在的弊端,以《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为基础,从课程考核内容、考试的方式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和探讨,提出基于过程考核的多形式的考试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分阶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水平进行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进一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14):296-298
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开设科技发明与制作类课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程度提高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针对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开设一门《科技制作与发明入门》创新类课程,并设计了相关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亚娟 《价值工程》2011,30(14):245-246
大学教育的教学价值与功能不仅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王晓利 《价值工程》2011,30(30):224-225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使用创新工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教学环节中创造性地实施体验教学、影视教学、实例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诸多手段,使学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实现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小林 《价值工程》2012,31(3):167-168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同时,针对当前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以及对高职高专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以社团模式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社团的组织、实践及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以国内外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立足点,提出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模式来改革我国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分析了各种有效获得国外知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包括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访问、聘请外籍专家来校授课交流及采用互联网等。指出在获得全面而广泛的课程资源后,不能受困于形式,必须紧扣教学理念的挖掘,探索培养原始创新能力的途径,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课有着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是理实一体课程的重要环节,而建立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本专业中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初步构建了轨道车辆制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大学实验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激发创新意识出发,结合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别对大学实验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改善大学实验物理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建军 《活力》2005,(5):288-28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章洁 《价值工程》2011,30(2):257-257
深化中国大学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针对目前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和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通过考试环节的完善和创新,力图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凌 《价值工程》2011,30(19):237-238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工科专业尤其需要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以如何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方法为主线,如何在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为途径,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实践经验,对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科技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系列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实际运用此方法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和硬件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对涉电专业大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考核,根据学生比赛情况,可以反映部分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的合理性,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情况。根据竞赛所需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的能力,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导向的观念,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多学科融合专业指导教师团队,探索项目驱动、团队配合、梯队传承的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进而促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学重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是高职专业教师的职责。“全程考核-实训-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该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进行了以过程考核取代考试的探索;结合岗位要求合理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将技能实训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开展教学过程中的技能比赛活动,以技能比赛形式促进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过程问题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文章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指出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对于深化高校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