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玉秀 《活力》2014,(3):98-98
新闻敏感性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质量和效率,决定着新闻的社会公众效应,决定着新闻所应有的价值。在信息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更加激烈,不断加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和艺术性的有效保证,是确保新闻大战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不断加强自身新闻敏感提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彭萍 《财会通讯》2008,(4):118-119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出于防范股票市场风险的需要,但股指期货在化解股票市场风险的同时其自身又孕育着新的风险,而风险对于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股脂期货风险包括:(1)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指由于股指期货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荣幻  董捷 《活力》2005,(5):233-233
在采写新闻的时候,记者还要注意避免只抓那些一孔之见、一得之功、平淡的新闻。记者要站在热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有勇气、有胆量,去抓有份量、有权威性的独家新闻。为此,要求记者必须认真学习政策,深入实际,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与听众同呼吸、共命运,在经济建设的新闻源泉中,去挖掘独家新闻。只有充分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各条战线上的实际情况,才能在新闻采访中找准方向,抓住重点,发现和及时报道独前新闻。  相似文献   

4.
陈杞 《活力》2014,(6):115-115
对于媒体来说,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时政的报道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相对于社会新闻,时政报道是相对枯燥和按部就班的。这就需要记者在采写这类稿件时,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创新。我们通常把时政报道等同于会议报道。比如:党的十八大;省政府工作会议;森工工作会议等等。  相似文献   

5.
赵龙 《活力》2007,(8):131-131
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策划并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记者的现场采访相结合,才能达到预定的报道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胜过单方面的强调策划或强调采写。缺少策划或策划不到位的采写没有连续性,不能形成风格和特色;但是把握不好策划的“度”,处理不好与现场采访的关系,也往往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6.
梁照华 《活力》2014,(23):55-56
文章结合国内新闻宣传实际案例和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记者如何缩短与新闻现场和新闻中“人”的距离,以及缩短这两种距离对新闻采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去年岁末,各大报竟相报了吉林少女孙庆莲在广州被拐卖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在事发前后和事发过程中,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背景与事实,却未及曝光。正是这些背景与事实。道出了“孙庆莲现象”之所以产生的社会原因,本刊记者刘渊源在事发后深入采写的纪事报道,用冷峻的笔触。撕开了“孙庆莲现象”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是伴随着审计业务产生的,只要开展审计,就存在着风险。因此,回避风险或控制风险是审计工作面临的永久性课题。要有效防范风险就必须引入风险控制机制。 1.实行风险预测 初期风险预测。审计计划拟定后,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并在充分认识风险产生可能性同时,估量风险的大小、强度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根据风险预测的初步结论,选配与之相适应的审计人员。这是实施初期风险预测的主要目的。 中期风险预测。项目实施审计初期,在通过内控测试评价,发现内控管理、财务监督方面存…  相似文献   

9.
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稳定,就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存在。注册会计师被人们称为“经济警察”,其收益与风险并存,地位与责任并重。从它产生的那一记得起,就肩负起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张国英 《活力》2013,(10):98-98
采写新闻报道,既要弄清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必须依赖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同时要求深悉心理学以应对被采访者,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本文作者试对采访心理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探油阻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真实.真实,是报纸生存众要素中的重中之重.报纸登刊的新闻如果失真,那么这张报纸的生命力将会逐渐衰弱,最终必定要被读者所遗弃.一条新闻报道是否真实,与第一采写者--记者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失实新闻的产生,与部分记者对政策的掌握不准确、掺杂个人感情、采访技巧和采访不够深入等画等号.下面,笔者就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与各位新闻工作者进行一下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社会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具备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敬业精神、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更具时代特色的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曲乘砾 《活力》2011,(3):121-121
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策划并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记者的现场采访相结合,才能达到预定的报道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胜过单方面的强调策划或强调采写。缺少策划或策划不到位的采写没有连续性.不能形成风格和特色:但是把握不好策划的“度”,处理不好与现场采访的关系.也往往会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处理策划与采访的关系上,有四点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孙骁骥 《东方企业家》2008,(11):123-123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投身新闻的中国年轻一代编辑与记者在艰难的、执著的新闻采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新的中国职业新闻的共同理解,那就是以他们手中的笔和摄像机关注、记录、呈显和介入。  相似文献   

15.
粱铠 《房地产导刊》2005,(21):45-45
单纯的土地拍卖并不能完全解决土地利用现存的种种问息。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在土地招、拍、挂与土地利用招标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又要防止房屋价格过快增长和土地利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金的雏形产生于1992年,而真正规范的基金则起源于1998年。经历了多年跌宕起伏,终于在2006年爆发了。伴随着股票市场大幅上涨,基金市场亦是水涨船高。火暴的行情吸引着大量基民涌入。然而,2007年的基金是否会像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依然走势强劲,表面繁华的市场背后存在着怎样的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本文试图对当前基金市场非理性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风险相关制度安排,引导基金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玉 《财会通讯》2008,(12):105-106
风险管理又称为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将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该过程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必须先明确风险是如何产生并如何传递的。一般而言,风险即不确定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本文拟探讨的是企业的风险,是指负面的社会不确定性。根据这一假设,企业管理人员才可以根据发生的事件和已获取的知识来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对应的结果,并赋值以概率,将其量化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规避。  相似文献   

18.
肖巍 《活力》2011,(3):127-127
采写新闻首先要找到新闻线索。但寻找每日见报的社会新闻和以“周”为周期的周刊类新闻的线索还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时效性第一、新闻性极强,突出一个“新”字一个“快”字:而后者困周期相对较长.要以反映新闻背后的事实为重点,突出一个“深”字一个“广”字。存这里,记者以去年在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见报的多篇周刊新闻为例,谈一下如何寻找周刊类新闻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9.
刘菲  范忠孝 《活力》2014,(16):54-54
作为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可以说,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无一不体现着采访的重要性。因为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也因为采访事件的复杂多样,要想挖掘出好的新闻来。关键在记者的采访技巧。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认为下面几点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显得更加紧迫。如何从制度的层面去监督风险,制约产生风险的环节,并和国际成熟的制度接轨。文章从信息披露与风险防范的角度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