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农业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当前必须切实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农业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在短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未曾预料到的停滞和徘徊局面。农业发展的这种逆向转变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的目的不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全面回顾和系统考察,而是对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因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劳动力、金融、科技、资源环境等制度的变革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及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农业近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当前,制度创新已成为发畏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构成。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为了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必须进行改革。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性人身保险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以增强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是在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而形成的。根据这…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2期发表了邵宁撰写的《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一文(以下简称邵文),读了颇受启发,但我觉得,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以及建立有效的农业管理体制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作深层分  相似文献   

6.
发展立体农业的几个问题吴初堂一、立体农业的特点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不同的生物种类配置在同一空间里,使其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相互促进、相互利用的综合生产力体系。首先,立体农业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农...  相似文献   

7.
农业发展急需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大才 《中国改革》2000,(10):14-16
  相似文献   

8.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但是从根本上讲,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还在于经济因素,确切地说,在于经济活动本身。1.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效应是农业发展不可持续的源头,“公有地”的存在又使外部效应得以扩散。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就是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外部效应。一般来说,外部效应有两种属性:即外部正效应(如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和外部负效应(如工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改善,负效应不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改善。另外,相当一部分自然资源和…  相似文献   

9.
我国总人口中 80 %在农村 ,其社会保障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规模与水平 ,并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 .是农村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它打散了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随着农村向商品经济的过渡 ,农民在成为自由劳动力的同时 ,也决定了他们在遭受各种风险时从土地上获得生活保障越来越少。同时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更使农民面临着自然灾害和…  相似文献   

10.
11.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个问题万寿桥徐德云农业产业化是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需进一步探讨。笔者就以下问题提出一些粗浅方法:一、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明 《农业经济》2003,(7):21-22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 ,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 ,因此 ,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整体上看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不平稳。这与农村二三产业尤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翠迎 《农业经济》2001,(10):11-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它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和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建设则更加滞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但在一个农民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农民收入不高,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难题。本文欲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过程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总体评…  相似文献   

14.
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近二十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发生了历史性重大变化,长期短缺的主要农副产品普遍出现过剩,卖方市场被买方市场所取代,大宗农产品价跌难销矛盾日益突出。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之路,并取得成功。特色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业问题的制度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特别是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我国的农村稳定和发展尤为重要。而入世使我国农业逐渐全面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农业的运作也将迅速市场化 ,农村面临诸如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农村失业人口增多等问题。一、造成农业问题的制度原因现今我国农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增量逐渐下降 ,农产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下降 ,农产品的价格难以提高。 2、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 ,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产业障碍,是农业本身的特点——较强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即因一经济主体的行为而使另一经济主体无端获益或受损的经济现象。外部性有两种,因某一经济主体的某一经济行为使别的经济主体无端受益谓之外部正效应;而相反,其行为使别的经济主体无端受损则谓之外部负效应。在我国长期忽略甚至不计环境成本或生态成本的观念下,农业的外部性常常表现为对其他产业的外部  相似文献   

17.
18.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基础产业。传统农业的改造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农业制度的创新是关键。笔者认为,农业制度创新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市场化,本文探讨了农业市场化体系和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要坚持的几个原则,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