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琪升 《新智慧》2005,(10):35-36
一、资不抵债于公司报表合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财政部1995年印发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能持续经营的所有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仍要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相似文献   

2.
1.合营企业。《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规定,合营企业的会计报表应当纳入合并范围,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要求,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所有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表明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加关注实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俊  张鲲 《新智慧》2004,(2A):24-25
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在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非持续经营的情况下,由于母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该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已降到零,不再承担子公司的债务等责任,因此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但是,资不抵债的子公司有可能只是遇到暂时的财务困难,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渡过难关,并不用破产清算;该子公司也有可能是母公司重要的原料供应商、经销商或配套厂家,虽持续亏损,但母公司会尽其所能维持其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4.
黄鹏利 《新智慧》2004,(9A):58-58
笔认为,在企业与其非全资子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将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作为合并所有权益并以公允价值列示。这与实体观下对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但实体观下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目的的看法和对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数额的推算方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王剑 《新智慧》2005,(3):34-35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非持续经营的、所有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不纳入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但在于公司尚持续经营时,如果母公司考虑到其继续为企业集团提供原材料的需要,不准备宣告该子公司可破产,则母公司仍然控制着子公司,必须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6.
杨绮 《新智慧》2004,(11A):49-51
明确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至关重要的前提。所谓合并范围,一般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可以说,合并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乃至于其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合并范围的直接影响。而合并范围的确定,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合并理论、各国会计所处的法律环境和历史惯例息息相关。本拟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合并会计报表是当前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随着企业合并事项的不断增加,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加以明确的合理的界定。采用购买法编制合并报表是主流,但并不能因此禁止采用权益集合法。购买法与权益集合法各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我国,对换股合并采用权益集合法,是一个合理的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周萍华 《新智慧》2002,(3):29-30
为了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财政部在1995年2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用于规范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向国际惯例靠拢,集团公司国际化,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按《暂行规定》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为了反映企业集团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和经营业绩,其信息的有用性建立在合并会计合并方法选择和范围确定合理的基础之上。本文简析了会计报表合并的购买法和权益法的特点及利弊;论述了目前我国会计规范及实务对会计报表合并方法的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简单的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格局作为改进我国合并会计报表会计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庆标 《新智慧》2005,(7):42-42
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盈余公积的处理未遵循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体性原则)的规定。因为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已提取了盈余公积,而合并会计报表中对于公司留存收益属母公司拥有的部分叉重复计提了盈余公积,这样既不合理,也会让报表使用产生误解。为了说明问题,假设A集团公司(母公司)成立于2001年,同年设立全资子公司B公司。现分不同情况,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季晓东 《新智慧》2005,(5):57-58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企业集团为统一会计主体编制的会计报表。集团内母、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涉及面较大,合并会计报表所要反映的会计信息繁多而复杂。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要运用重要性原则对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关键是正确编制抵销分录,在编制抵销分录之前,首先要搞清楚需要对企业集团内部哪些项目应予以抵销,然后再根据一定的处理方法编制抵销分录.但只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有三笔抵销分录是必不可少的,即母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内部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以及内部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文章通过对这三笔抵销分录的分析,以期对理解和编制抵销分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治安  余杰 《新智慧》2006,(5):36-37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编制的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在加计个别报表项目的基础上,抵销集团内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内部各种交易和事项对各个项日的影响。本拟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特点出发,探讨合并财务报表对偿债能力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京 《新智慧》2005,(13):57-58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企业集团为统一会计主体编制的会计报表。集团内母、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涉及面较大,合并会计报表所要反映的会计信息繁多而复杂。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要运用重要性原则对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语文对在子公司净收益引起合并会计报表的所得税进行探讨,主要从子公司盈利和亏损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所得税有关规定以及国外有些国家对合并会计报表的所得税的若干做法消除所得税对我国合并会计报表信息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时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在会计理论界又被称为期中合并,即母公司在某一会计期中取得子公司的控股权合并。具体而占,在我国会计期末为每年的12月31日。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日也就是12月31日,如果母公司不足在12月31日购并子公司,那么此类问题就属于期中合并。因此,企业出售、购买子公司时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多为期中合并。下面,笔对期中合并的会计处理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志君  刘绍军 《新智慧》2006,(11):32-32
为了整合资源、统一管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将原控股子公司的股权全部收购,让其成为全资子公司,甚至把子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销,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本部直接核算管理;或由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成立一个分公司(或分厂),使其成为一个仅负责生产而不负责销售的生产车间或事业部。此时,合并会计报表如何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有何特殊之处?本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因而,审计人员在对其审查时,除应采用一般会计报表审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外,还应根据合并报表的特殊性对合并范围、个别会计报表的真实、合法性及合并项目的正确性予以审查.  相似文献   

19.
丁希宝 《新智慧》2006,(10):21-22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应当相互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销后,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以上规定,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内容不同的是,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销后,产生的差额不再作为合并价差处理,而是计入投资收益。笔将通过举例探讨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债券投资的抵销处理。  相似文献   

20.
1995年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会计报表作了较规范的规定,但对一些特殊的会计报表合并问题尚未具体规定.现就几种情形合并报表时的调整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