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光 《秘书工作》2009,(11):1-1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拔5072米,全线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853万立方米,桥梁675座,涵洞2050座,隧道7座,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建设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二00六年七月一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修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青藏铁路是高科技擎起的高原巨龙,也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本文就其信号系统,做些总结,其中着重介绍同国内现有自动闭塞不同之处,以增进大家对其的了解。一、青藏铁路及其信号系统概况青藏铁路全长1956km,全线大部分处于冻土区和无人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铁路人事管理部门在管理理念上也发生着巨大转变。基层站段要实现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需要对基层人事工作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努力建设一条新型铁路基层人事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条全世界最长的森林铁路。它的干线总长188公里,始建于1953年,全线通车时是1965年,线路经过巴彦、木兰、通河3个县。始于巴彦县兴隆镇,终点是通河县的乌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拉萨河特大桥与布达拉宫遥遥相望。全长918.55米。图片新闻@王颖  相似文献   

6.
《物流时代》2013,(1):28-28
伴随着航空、公路等货物运输方式的飞速发展,我国铁路货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运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铁路高职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连峰 《企业导报》2011,(4):221-222
铁路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铁路职业院校目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亟待进行改革。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构想,重点从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探索一条以校企合作为主、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的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10):112-113
结合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7标松东区间在动载条件下矿山法隧道穿越铁路的施工,介绍矿山法施工穿越铁路的相关技术,对地铁区间隧道保证安全、节约工期、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快速、安全、可靠的穿越铁路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通信、信号和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建设状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各种信息化设备与铁路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根据相关度计算结果,指出大力发展自动闭塞设备、电气集中设备,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取代传统技术设备,大力应用计算机是促进铁路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富水砂层地质中,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选择管片背后注浆的技术参数,减小地表沉降量,保证盾构穿越苏抚铁路时列车的行车安全,将铁路处的沉降量控制在10mm范围之内。文章对盾构穿越苏抚铁路时管片背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石岩  黄博  丁海峰 《价值工程》2022,(26):118-120
地铁盾构隧道在下穿既有铁路时,对铁路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十分严格。以盾构下穿宁芜铁路施工为例,研究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变形影响及控制技术。盾构穿越前,制定既有铁路多重加固保护措施,确保铁路结构变形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盾构穿越中,采用智能监测系统进行全时段监测,根据现场实时监测数据与盾构掘进参数结合分析既有铁路结构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盾构穿越过程中控制注浆压力及土仓压力,对既有线采取线路便梁加固措施能有效控制铁路变形,且为类似下穿铁路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蒋方槐  银雪 《企业文明》2012,(11):57-60
62年前,刚刚褪去战火的山城重庆,铁路建设的烽火随即点燃。1950年6月15日,时任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在重庆西南军区大操场上,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参加成渝铁路建设的筑路大军,成渝铁路建设大幕就此掀开。在气势磅礴的筑路大军之中,有一支英雄的队伍一直伴随着建设洪流高歌猛进,他们穿越巴山蜀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桥站~天津站盾构区间下穿铁路,文章用Midas GT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盾构穿越地面铁路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盾构左右线开挖对铁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瑞士的一位权威隧道专家也断言,穿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根本不可能。在长达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修筑铁路,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青藏高原也似乎成为不可逾越的“天路”。然而,随着2006年7月1日上午9时,从青海格尔木始发的第一列进藏列车那声长鸣的汽笛,曾经的魔鬼预言被彻底打破——有960多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火车的轰鸣声响彻世界屋脊”。在青藏铁路胜利开通一个月之即,本刊记者采访了为圆“天路”梦,坚守雪域高原32年的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著名冻土专家张鲁新教授。张教授说,青藏铁路的开通,是我们在破解冻土区筑路技术难题上迈出的第一步。由于世界性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带来的影响,铁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将继续关注这一变化,利用科学的手段保证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行。我会继续留在格尔木工作,当初选择了冻土,就是选择人迹罕至的高原,也就选择了孤独一生。  相似文献   

15.
川藏铁路新建线路雅安至林芝段已经开工建设,分析确定川藏铁路的用人需求和自治区的人才供给现状,研究构建符合铁路建设和运营需求的行业特色型多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为川藏铁路顺利建成通车提供基本保障,是促进西藏地区"稳就业""保就业"的具体落实,是巩固国家边防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确保藏区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章选取学历作为划分标准,对西藏自治区面向川藏铁路的人才供给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契合川藏铁路多层次人才需求的实际;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西藏自治区在人才供给方与需求方错位的问题,充分利用西藏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由中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目前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高原冻土公路隧道——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累计完成开挖5 185米,衬砌4 960米。截至2015年1月12日,隧道进口提前掘进至分界点,比计划工期提前45天,比出口施工单位提前1年。他们用43个月完成了产值5.03亿元。在鄂拉山隧道施工中,他们实现了10个月百米成洞,创下了世界高原冻土隧道月单口独头全断面掘进113米的纪录,施工  相似文献   

17.
常明军  徐学立  明锋 《价值工程》2021,40(27):186-188
随着冻土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经常会形成路堑边坡.近年来,频发的冻土边坡滑塌灾害,给公路及铁路线路的建设和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亟需阐明研究冻土区边坡冻融滑塌机理,明确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此,文章对已有冻土边坡研究进行综述,明确冻土边坡防护原则,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来确保冻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对冻土区公路、铁路路堑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常明军  徐学立  明锋 《价值工程》2021,40(27):186-188
随着冻土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经常会形成路堑边坡.近年来,频发的冻土边坡滑塌灾害,给公路及铁路线路的建设和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亟需阐明研究冻土区边坡冻融滑塌机理,明确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此,文章对已有冻土边坡研究进行综述,明确冻土边坡防护原则,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来确保冻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对冻土区公路、铁路路堑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8,(15):162-163
在我国铁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穿越既有线铁路项目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顶进桥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顶进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顶进桥梁施工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既有线铁路顶进桥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铁3号线解放桥站~天津站盾构区间下穿铁路,文章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盾构穿越地面铁路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盾构左右线开挖对铁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