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特点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外衍生品市场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信息不透明、产品过于复杂、过于巨大的规模等原因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和给金融危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该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近年基本发展特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场外市场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以求加深我们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重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其重点内容是实行中央对手方清算和交易信息报告制度。文章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新加坡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框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欧盟在中央对手方清算的产品范围和机构要求上最为严格,而美国在交易信息报告制度上最为严格;相比之下,新加坡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最为宽松灵活。  相似文献   

3.
曹远征 《经济导刊》2002,(12):42-45
混业经营 大势所趋 进入20世纪80年代,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化了。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经营的区域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催生金融产品创新;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业的内在风险管理能力和外在的监管能力。随着金融制度创新活动的深化,金融业出现了由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向混业经营、综合监管过渡的趋  相似文献   

4.
中信泰富事件反映了我国企业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增强企业驾驭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反思.本文分析了信泰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外汇衍生产品的特点,并对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10)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处在一个发展中的阶段,金融衍生品还并未在场内市场进行交易,而且其场外的市场规模也是十分有限的。在监管模式上,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背景及其它在金融危机(GFC)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优劣,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迪拜率先上市美元兑印度卢比期货合约之后,印度央行与证监会联手,于2008年批准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推出外汇期货.此后,印度外汇期货得到快速发展,交易量一度位居全球第一名.印度汇率制度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与我国处于比较相似的阶段,他们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印度经验表明:逐步完善的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为外汇期货市场奠定了基础;印度央行和证监会联手合作,成立常务技术联合委员会,消除了外汇场内市场“多头监管”的情形;外汇期货提高了场外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外汇交易成本.对我国的启示有:外汇期货交易不适用实需原则,发展外汇期货市场应当取消实需原则限制;外汇期货市场有利于资本账户开放,开放资本账户应当先建立有效的外汇期货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不能一蹴而就,应逐步丰富市场参与者;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应积极配合与协调,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形成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此起彼伏,大大改变了金融业的原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摸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进行重大变革,逐渐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或部分混业监管模式。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变化,金融监管由分业向混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外金融监管体制的一般比较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由于各国的货币信用发展程度、历史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与民族文化传统、国家大小不同,金融监管体制也就不同.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划分,目前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混业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和部分混业监管体制三种类型.所谓混业监管体制,即是把一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独家承担监管的职责,目前英国等国家实行这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变化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提出了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初步构想及促使其功能完善的制度设计.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位为中小企业、创业企业股份的流通场所,准确来说是为公开发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提供服务;作为资本市场的塔基,场外交易市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统一的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以目前的代办转让系统为依托进行改造,二是大区域的产权交易中心和各级地方产权交易中心.目前,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受限,规模萎缩,流动性差,要完善其功能我们需要对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包括交易制度、转板制度、监管制度等.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流通与交易问题,而其核心却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场外交易场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场外交易场所或完成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给应运而生的印度外汇期货市场创造了充分展示其相对于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更具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机会。印度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后,外汇远期成交量大幅萎缩而外汇期货市场成交量高速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易场外向场内转移趋势明显;外汇即期、远期市场买卖价差数倍于外汇期货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显著;期限相同的外汇远期与期货合约汇价趋于一致,外汇避险功能稳步凸显。我国应汲取印度外汇期货市场的成功发展经验,尽快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形成完整的外汇衍生品产品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于金融监管模式,美国自1999年开始采取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我国自1998年开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次贷危机前,乃至时下,我国金融界都有变更分业监管模式的呼声。不过,目前国内外相关人士已开始重新认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经营的法律制度的规制以及金融行政监管体制问题。此时,我们特别有必要重新深究中美两种经营和监管模式的优劣,并冷静思考我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拒绝对西方的盲从。  相似文献   

14.
分业和混业是金融业运营的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受金融业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混业经营成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采取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使其面临着众多挑战.为了适应金融业发展趋势的要求,我国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变,同时建立牵头监管体制,保证金融业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显现的巨大交易风险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与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共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也就应运而生。但现有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乏力,对风险的易变性的把握不准,缺乏对风险的评价、预警的有效工具等;同时,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也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1]  相似文献   

16.
信用衍生品监管:理论分析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肖媛  王莹 《生产力研究》2011,(11):65-67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金融业相互融合发展,混业经营的总体趋势不可避免。我国信托业监管模式目前为分业监管模式,这种模式已不适应国际趋势和我国信托业的发展,逐渐显示出不足。文章提出应建立中央级监管模式,成立国家信托业安全监管总局,作为金融监管最高权力机构,由熟悉信托业、有经验的专家、法律界人士、金融界人士等组成,对信托业进行专门监管。分析表明,这一建议是可行的,可以解决分业监管模式下信托业缺乏大局意识、国际竞争力弱、不利于协调和信息交流、效率低下等弊端。  相似文献   

18.
交叉金融业务是我国银行业探索混业经营的重要实践,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在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下,我国银行业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存在制度建设滞后、多头监管、缺乏有效监管、监管"穿而不透"、监管约束力有限和现行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监管目标存在一定冲突等问题。因此,应预见性地推出相关监管政策,加强监管机构间协调监管,加快建立混业视角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配套机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的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王娟 《经济师》2010,(9):196-197,199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标志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还缺乏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的经济金融环境,贸然进行转换必造成混乱。因此必须营造一个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制度环境,混业经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验看,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由此,我国金融监管也必须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三大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各自的市场功能定位不清晰;交易制度定位不合理;监管部门不统一,监管规则不健全;做市商队伍不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