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和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基层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很多时候还显“单调”。可见,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鸿 《江南论坛》2008,(10):45-4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特征是公益性和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文化昆山”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昆山进行新一轮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指标和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文化强市的内在要求,也应该是宣传文化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2012年以来,江阴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滨江花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欣 《当代经济》2010,(15):110-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来建立一个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就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财政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通过这三部分的分析,以期对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国首批28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的秦皇岛,如何在全国和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先行一步是其重要使命。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为视角,通过构建提升我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作,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文化健康发展,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杨琳琳 《江南论坛》2021,(11):50-5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嘉兴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号角,提出要"率先建成普惠优质可及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秀洲区作为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改革试点区,文化底蕴深厚、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良好.为此,秀洲如何以更高标准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弘扬地方特色,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品质,为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奠定坚实文化基础,成为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三大理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发展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基本都存在管理不善、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提出乡村文化复兴和大发展的背景下,内容缺乏,低效运营,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脱节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N市B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来提高地方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以实施“5231”工程为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关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嘉兴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北京作为国家的文化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辖各区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尝试利用PEST-SWOT分析法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进行剖析,并给出了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联系社会与百姓的文化桥梁。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常熟市以建设现代"江南名城"为统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完善五大机制、实现"五有"目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升级版,让更多市民参与文化建设、展示文化特长、享有文化成果。一、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让市民  相似文献   

13.
双重失灵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过程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始终贯穿其中。本文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市场关系的国际考察与历史考察,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理念再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沧州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沧州市农村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可以看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中央更强调公平合理,惠民普及。如何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是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不能绕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的十八大这一要求给我们基层文化馆站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政策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霞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161-162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唐山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需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基层文化机构和文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过程中,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构建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济宁市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而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点在农村。农村是我国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要着重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用钻石理论模型,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思维架构,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提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