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张涵)2014年12月28日,"清华三农论坛2015"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中央对"三农"问题改革的新期望,纷纷献计献策。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体制机制问题,一类是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指出,要走出当前的农业困局,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革创新,获得改革红利;另一方面需要优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决策层频频释放出有关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信号: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制也成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必须要坚持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和重要底线.  相似文献   

3.
严仍昱 《特区经济》2006,213(10):212-213
目前,农村公共品严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社会保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求,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发展资金也严重缺乏。而现行的投入体制却解决不了农村公共品匮乏问题,因而必须改革农村公共品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4.
陈卫平  郑适 《改革》2012,(10):63-69
坚持改革创新,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对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吉林省的个案表明,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2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锁定“三农”,今年进一步强调改革创新力度,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望加快推进。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全文共分5个部分,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江苏省盐城市通过改革创新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初步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运转便捷有效,行为规范公正”的新型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有力地打击了农业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发挥了农业法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进而建成农村小康社会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枣庄市推进农村改革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枣庄市作为18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一主题,坚持先行先试,纵深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各项配套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枣庄特色的农村改革路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合作经济》2008,(1):F0002-F0002
2007年以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力推进“两个体系、一个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三进工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孙波 《中国经贸》2012,(10):144-144
农村深化改革究竟要怎么样进行,才可以使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农业,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体市场经济,农村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就针对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研究●艾云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北京,100017)一、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农村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陈廷煊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为克服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而出现的新的经营...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连续几年来,党中央非常明确地提出企业是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问题解决以后,下一个重点是什么?从我国的国情,从改节的形势发展来看,我认为下一个改革重点应该是农村。也就是说,改革从农村起步,然后又回到农村。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前进。下一步农村改革的重点应转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  相似文献   

14.
<正>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2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下,全省供销社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发挥供销社系统优势,在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活跃农村市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全省供销社以“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体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30年跨越三大步 总的来看,中国的体制改革创新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三个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8,(9):F0002-F0002
2008年6月20日,被列为天津市金融改革创新20项重点工作之一的天津市静海县兴农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开业。该贷款公司是由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出资设立的专门为静海县域内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天津市设立的第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云南省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流通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正当其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对农业和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创举。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是降低农业市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和方式,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