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第一,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与履行要以贯彻和执行国家当期的农业政策为出发点,真正体现"政策性"特征.一国的农业政策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现实情况制定的,具有时效性,因此,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也必须紧跟政策变化的步伐,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加强“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风建设,是树立农业发展银行良好行业作风,开创改革与发展新局面的客观要求。一、开展“十字”行风建设的现实意义“十字”行风建设是履行好职能的内在要求。农发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方向的政策性、经营目标的非盈利性、经营范围的界定性和资金运行的封闭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农发行必须按照“十字”行风的要求,严格执行政策和履行职能,做到防范风险与履行职能相结合,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通行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一、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及职能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并不是取代市场机制的选择,而是为加强和促进这种市场选择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农业政策性金  相似文献   

4.
政策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核心体现,也是农发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性质的根本区别,针对农发行在行使政策支农职能方面遇到的困难,笔者认为当前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1.加快农业政策性金融法规的立法进程,依法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规范、约束和保护。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涉及到各级政府、财政等诸多部门,其间相互关系的规范仅仅依靠各相关部门、企业之间的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快《农业政策性银行法》的立法工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防止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和政策性银行的非银行化倾向。2.统分结合,因时…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全方位影响,尤其对农业和金融的影响更为深刻。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它既体现农业“政策”特色,又反映“银行”职能,其角色的双重性会受到“双重影响”,即入世对金融和农业的影响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到农业发展银行建设与发展上来。入世对农业发展银行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客户营销管理定位是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是指导或决定业务发展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与其他银行业机构"以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农发行要准确确立业务发展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政策性职能,对商业性金融不愿涉足的薄弱环节及领域形成有效弥补,不断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努力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必须尽快实现由单一职能向综合性职能的转变首先,农发行实现由单一职能向综合性职能的转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力增加资金投入。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用“看得见的手”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工具,必然要发挥其先导性职能,通过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启动,带动全社会资金流入农业这个弱质产业,这是政策性银行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9.
一、德国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性银行作用的发挥(一)德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在欧美各主要发达国家中,德国的政策性银行体系较为发达(除国家层面的政策性银行,如德国复兴银行、德国出口信贷银行、德国农业银行外,16个州中有11个州有州的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因其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其所从事的融资活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意图。这一性质决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具备两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国家信用;二是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农发行履行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进入新阶段 (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农发行的支农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农业受到最大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倡导、补充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有可能成为我国政府的主要应对策略之一。一是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规则和我国财力不足的双重制约,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能有效弥补财政支农的不足,更好地贯彻政府意图,保护农业产业。二是利用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是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通行做法。三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和关键所在,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政府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围绕本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充分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发挥政策性优势,积极有效探索实践,提供适应辽宁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模式、发展思路和信贷资金,在金融服务辽宁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支撑和主体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农业政策性银行身份组建、目前专司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服务职能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对“订单农业”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支持方式方法,有利于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工作主动权,更有效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业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执行农业产业政策为前提,以支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产生于法、美等西方国家,并在“二战”后兴起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历程已逾百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以中国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予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惟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有效探讨和研究完善其职能,对于构筑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支农作用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加速,包括农业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对金融的新需求不断涌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重要金融扶持手段之一,应顺势而为,实现传统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政策性职能。  相似文献   

16.
1994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年来,农发行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在促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国家对粮棉市场的宏观调控、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重要作用。一、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粮棉购销政策,切实做好收购资金供  相似文献   

17.
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农发行作为执行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坚持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刻的意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国际借鉴与农业发展银行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28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举办的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有关指示精神,吸收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与转型的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配合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扩大对政策性银行改革措施的宣传和影响。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刘梅生在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农业发展银行实施转型的客观必然性,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的国际经验,以及近两年来农业发展银行的转型实践。现全文刊发,供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府政策传导媒介与银行市场运营单位的共同体,既要承担公共产品提供者的功能,又要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这种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绩效目标兼具政策性与经营性的双重特征,也决定了绩效评价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李君 《农金纵横》2001,(2):45-46
经营思想决定着管理模式选择,管理模式是经营思想的基本体现。农发行是政府的银行,其经营思想必须体现政府的意志,任何偏离政府的经营思想都会影响其 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农发行又具有银行的一般属性,有着银行的一般运作规律,其自身的管理模式的选择,也决定着农发行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明确农发行的经营思想,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农发行履行好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