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实现"软着陆"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低通胀或轻微紧缩的蛰伏期,并于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经济"软扩张","软扩张"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周期波动性弱化和稳定性增强,主要成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由总供给驱动向总需求驱动转变、紧缩性调控向稳健性调控的方向转变。进入2008年后,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国内外经济冲击的影响,本轮"软扩张"阶段有可能转入新一轮平稳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已经实现的"软着陆",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即将出现"软扩张"阶段。经济增长的"软扩张"阶段的主要表象是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弱化和经济波动稳定性的增强,其内在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由总供给驱动向总需求驱动的转变,实现了适度紧缩性经济政策向适度扩张性经济政策的转变,实现了"初步小康增长"向"全面小康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4.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肉等消费品和一些原材料的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的CPI不断走高,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术界也对本次通胀的原因和性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就此次通胀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肉等消费品和一些原材料的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的CPI不断走高,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术界也对本次通胀的原因和性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就此次通胀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周期理论,虽然基本没有完全脱离实际,但都存在片面性。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增长与周期分析模型。周期性研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过分析影响中国一定时期内经济的适度速度、波动区间及持续时间,规划时期内投资、消费与外贸,才能推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时间的持续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周期的新态势和经济增长的“翘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体现出增长型周期波动的一些重要特征。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不仅有来自经济增长模式内在改变的原因,也有来自经济政策调控模式改变的原因,还有来自市场结构和规模改变的原因。随着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提高到9.1%和通货膨胀率提高到2.87%,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的一轮稳定性显著和周期分界模糊的增长周期已经结束。从2004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轨迹出现的翘尾现象,我国经济开始步入具有新的增长态势和新的宏观调控模式的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GDP的周期特征表现为周期长度变长,振幅减少;扩张期长于收缩期,且收缩期下降幅度比扩张期上涨幅度渐趋平缓;周期逐步由非对称性周期向对称周期转变。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预计未来两年经济可能都将处于收缩期,但一旦经济完成筑底以后,中国经济会重新进入扩张期,并且扩张期可能会长达6—7年之久。本文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为增速大幅回落的"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2011年经济增速为9.1%左右。  相似文献   

9.
分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周期阶段。但是,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是极其困难的。本文从两个层次考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首先是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一总供给(AD-AS)模型这两种工具的综合分析;其次分析了价格指数这一重要宏观经济变量。通过这些工具和变量的分析,本文的最后结论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转机,出现了复苏的明星迹象,但并未真正走出低谷或肃条。  相似文献   

10.
对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变动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周期、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四个方面考察了股价波动和宏观经济变动之间的关系, 指出两者关系并非一一对应, 既有确定性的一面, 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 人们应全面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宜囿于框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源流、内涵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流派。它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它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形成机理,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从差异化视角进行了解读。本文沿着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经济周期理论的演进历程,对五种主要的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体思想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通论”,经济周期理论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才有解释力,其生命力的保持有赖于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虽然在经济波动的形成机理上,不同经济周期理论观点不一.但是西方现代经济周期理论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兴的新古典经济学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古典型周期理论到增长型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借鉴成熟的经济周期模型并加入特定的体制型变量进行改造,二是具体分析我国经济周期的特殊性因素。还应进一步认清我国经济的现实,构造合适的理论框架,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周期问题;尤其应借鉴古典型和增长型周期的相关理论和框架,积极探索基于市场成长背景下的经济周期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当前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以前曾经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同,中国新一轮通货膨胀不仅表现为需求拉动,更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以及输入拉动。这意味着抑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了。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两难选择,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政策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根源产生的梳理和阐述,发现传统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都不够完善。本文介绍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是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关于经济周期另一个分析框架,该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并介绍了真实经济周期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方差分析滤波法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态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我国经济共经历了10个周期,经济周期波动发生的频率较高,但它既不同于中期,也不同于短期,而是处于两者之间。同时第10个周期一直在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