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创新集体经济运营形式,有效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有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进步,提高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水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架构进行优化,形成正确认识,完善产权制度,认真落实改革政策,做好清产核资,维护农民股份权益,协调村民自治与集体产权的关系,搞好生产经营,确保农民福利。  相似文献   

2.
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部分,注重维护农村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振兴伟大乡村建设。本文将围绕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在实践中的伟大成就,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的合法权益,郝家桥镇开展并完成了全镇21个行政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文章主要就如何做好灵武市郝家桥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够保证农民群众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财产权利,巩固党在农村地区的执政基础,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收入。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工作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牛玉婵 《商》2015,(1):98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在由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业大国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凸显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及流向问题。土地改革是破解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的关键,改革的重点要靠土地产权制度来支撑,必须要有效的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才能突破我国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来分析,深刻剖析现有的集体土地产权缺陷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现行的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土地使用建设和国家的新农建设。  相似文献   

6.
《商》2015,(4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流转这三项工作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运用的测量技术内容,分步骤指导性的讲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测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凌云 《财贸研究》2002,13(6):14-19
农村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不稳定:1.农地产权制度主体不清,2.产权内容残缺,3,农地承包权不稳定,这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而且也消极地影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非农化的进程。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和农地产权制度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状况阻碍了农地流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村城镇化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注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属于中央部署的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的农村重要性改革,是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一件大事,在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被激发,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里意义重大。进一步强化农村机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使农村财产权利得到维护的根本任务,是小康社会顺利建成的保障。针对当前形势下,应如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给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贾哲 《现代商业》2007,(36):222-224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要义,是所有者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本文提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指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要求,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产权虚置“的社员共同共有制度改变为社员按股份持有集体共同财产的产权制度形式,以法律形式明确和固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集体资产经营效益,保障社员权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原因,总结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提出了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操作步骤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实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佳 《商业研究》2005,(4):165-169
在偏重公平价值的中国农民集体土地产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任何追求效率的具体法律安排均无法避免与之发生内在冲突;无论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悖论、主体悖论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悖论都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从实证的角度改革农民集体土地的产权配置,化解现存悖论;改革只能以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和谐的农地产权配置制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地产权是界定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规则,公私权(力)合理配置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宏观条件,农地和谐产权是构造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目前,我国农地产权残缺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探索农地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的具体产权形式,明确政府与农地私权边界,改变农地所有权弱势地位,重构农地产权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的重大问题,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土地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变,这其中涉及到土地权属、土地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例,试图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土地产权改革过程。我们从中发现,南海的农地产权改革实现了从最初农地产权权能相对单一、模糊和残缺的土地产权形态到产权权能相对多元、具体和丰富的产权结构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权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  王超恩 《商业研究》2011,(4):192-196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目前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性质、任务、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仍然没有统一定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加强审计监督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结合典型的审计关系的分析,对现行的中国农村审计模式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激励和约束、促进交易是产权的两大重要功能。中国农地产权的这两个方面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存在诸多缺陷。改革的方向是重新界定产权主体,赋予农民更完整更持久的产权。  相似文献   

18.
论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后30年,我国改革的重点将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我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是单向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关键不仅在于城乡居民户籍分列,更重要的在于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应该尽快消除这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村居民财产权,发放房屋产权证,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双向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以居民消费拉动为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 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