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特区要靠深化改革坚持“特”下去──中国经济特区2000年发展战略研讨会[编者按]中国的经济特区已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阶段,人们都在探索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走向。面临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特区将如何继续扮演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的角色,已引起...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阿尔泰谷地”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阿尔泰谷地”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于2007年根据俄罗斯政府命令而建,位于阿尔泰共和国迈马区卡通河右岸,占地855hm^2。“阿尔泰谷地”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的建设立足于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力图通过该经济特区的建设来吸引投资和资源,从而推动阿尔泰共和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要维“特”,更要出“新”特区还要“特”,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未完成,因为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使命并未改变。“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提法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至少包含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经济特...  相似文献   

4.
“5+1”将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特区名优产品交易会的启示孙永强[编者按]1995年11月28日~12月2日,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联袂在厦门推出了一台为海内外众人瞩目的好戏─中国经济特区三资企业名优产品交易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首次挽臂组...  相似文献   

5.
<正>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我国改革与开放“排头兵”的经济特区,在实现“两个转变”中,要发挥示范作用。 一、率先实现“两个转变”是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 实现“两个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特区的要求。因为经济特区的功能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改革与生产力的发展这两方面的问题,“两个转变”正是这两方面改革与发展的体现。 实现“两个转变”是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在全方位开放的新形势下,特区要如何“特”?这是特区面临的新问题。15年来,经济特区成就斐然,综合实力和人均国内生  相似文献   

6.
许航 《特区经济》2022,(7):79-82
俄罗斯经济特区由来已久,在疫情背景下仍整体呈有效运行状态,其中港口型经济特区综合效率指数最高。2020年俄罗斯联邦成立“奥利亚”港口型经济特区,将有助于俄罗斯打通“南北”国际贸易走廊、巩固其在里海的支配地位、改善和发展俄欧和俄亚关系并在里海形成船舶物流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进一步总结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9月12~14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8.
罗木生 《特区经济》1994,(10):17-18,21
<正> 广东改革开放15年,同时也是经济特区诞生和成长的15年.15年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充分显示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广东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回顾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及其对广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作用,对我们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经济特区”、确立“沿海开放城市”、成立一系列“改革试验区”等等。当代中国正在逐步深入地探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两许多改革经验的取得。都与这些“先行先试”地区的积极探索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2008年起,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享受“两免三减半”的过渡性税收优惠。《通知》称,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在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记注册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强调两点: 第一,为了早日结束中国西部地区的贫困状态,为了尽量安定中国社会的发展局面,在2000年初,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此,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深圳,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带动”与“窗口”的神圣使命。这不仅是“服从”全国的大局,而且也是特区应尽的“义务”。面向西部大开发,对于深圳,不仅要一般的“支持”,同时更有特殊的“责任”(因为深圳的“成长极”得益于全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钟坚  杨平 《特区经济》2002,(6):7-11
深圳等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格局中处于最高层次,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最超前的试验区,从80年代的“四个窗口”到90年代的“四个作用”,再到新世纪的“五个带头”,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中都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汕头,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誉,更是众多海内外潮汕商人的故乡。凭借着上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第一批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和沿海开放港口的机遇,二十几年来,汕头经历了飞跃、停滞再到复兴的过程,在中国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汕头该如何把握新的历史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日,经过四个多月的考察和筛选,俄罗斯首批六个经济特区最终所在地终于浮出水面。从2005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俄联邦经济特区法》以来,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就掀起了一股争相申请建立经济特区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实行方位开放的条件下,在全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过程中,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淡化了,与内陆地区的政策落差缩小了,海南经济特区还有什么“特”?海南应如何进一步在“特”字上作文章?这是海南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一,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即将让位于先行作用、示范作用和桥梁作用。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从对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到现在实行全方位开放,从对地区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特区之争”观点综述许妙强一、围绕特区的几次大争论自1980年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围绕着特区问题曾发生过三次大争论:1、特区建立之初,围绕“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要不要办特区”之争。特区诞生不久,各方资金涌入,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新型企业如雨...  相似文献   

17.
黄信 《广西经济》2005,(11):42-42,51
几年来,天等县抓住“两广”对口帮扶以及沿海经济特区急需大量用工的机遇,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个产业来抓,使劳务输出转变为劳务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外出务工使天等县农民开了眼界、挣了票子,富起来的人员回家乡“二次创业”,成为天等县建设家乡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设立经济特区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外开放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方针。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以及以后的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正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中,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二是起步晚。我国设立经济特区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特区相比已经晚了许多,与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经济特区相比则晚了几百年;三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经济特区本身的内涵就具有市场经济性质。这样,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碰撞显得特别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这是党中央对经济特区提出的新期望、新任务、新要求,是对新形势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功能与作用的科学定位。它不仅有力地回答了新形势下特区还要不要“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经济特区已由以经济体制创新为主步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全面创新的新阶段,是经济特区功能定位的新飞跃。这对特区干部和群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一、深刻理解十六大报告赋予经济特区制度创…  相似文献   

20.
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成功的创举之一,海南作为我国五大综合性经济特区中最大的特区,二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海南已初步开拓出一条极具海南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在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岛屿特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探索新的“特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