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蓄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国债,作为“金边国债”,备受广大投资者青睐,其发行规模不断增大,发行方式不断创新,但由于目前监管中存在一些缺失,给基层央行储蓄式国债管理工作带来挑战,监管’瓶颈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我国储蓄类国债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二十余载,因国债信誉度、安全性、稳定性、收益性高的特点,一度成为备受追捧的"金边债券",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及满足群众投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储蓄国债的发行。本文就东营市中心支库国债发行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储蓄国债逐渐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研究2019年国债发行结构,发现国债销售中存在购买群体固化、理财产品创新影响销售量、股份制商业银行代销积极性弱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雅清 《品牌》2012,(2):72+74
<正>一、我国储蓄类国债的发展现状储蓄国债是一国政府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投资者中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交易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的不同,我国的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电子式)两种,期限一般为1年、3年和5年,利率  相似文献   

5.
储蓄国债是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纳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的国债。我国自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2006年推出电子式储蓄国债。早期我国的储蓄国债深受个人投资者青睐,排队抢购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个人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储蓄国债的销售热度有所减退,结构性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对现行的储蓄国债发行、销售机制和方式提出了挑战。本文拟借鉴英、美等国储蓄国债发行与管理的成熟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形势变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储蓄国债投资群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共  李建军 《财贸经济》2001,(11):28-33
本文是从资金供应角度分析了居民认购国债额与其收入、储蓄之间的关系,得出现阶段储蓄性国债在年度国债发行规模中的比重不低于40%,在居民当年认购的国债额中的比重大体保持与非证券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致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居民在未来5年认购国债的空间,并对政府可发行的凭证式国债规模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债的发行方式也根据发债目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外的国债发行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具体国情和传统。此外,在中国的国债发行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缺陷,本文旨对中外的国债的发行方式和中国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前储蓄国债发行面临困境,从国债产品设计、销售机制、投资主体、投资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储蓄国债发行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储蓄国债(凭证式)业务管理,规范储蓄国债(凭证式)业务发展,人民银行与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储蓄国债(凭证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表示,储蓄国债(凭证式)是我国储蓄国债的首个品种,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发行的国库券。  相似文献   

11.
沙敏 《新商刊》2003,(11):47-47
在如今发行的国债中,既有凭证式国债,也有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大家已经熟悉了,而对于在本月11日走上银行柜台的记账式国债,它是否意味着和凭证式国债同样稳定、安全和高收益呢?  相似文献   

12.
国债既是国家财政应对赤字的工具,也是普通民众和金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金融产品,国债发行不仅关系到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关系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特征和投资意愿对于国债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储蓄国债投资者机构进行分析,研究投资者购买国债意愿影响因素,并提出储蓄国债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债回购业务进入我国的国债市场已经较长时间,但买断式国债回购却是这个市场的新兵。而在入市前受到广泛好评的买断式国债在市场上表现并不如人意。即使如此,买断式国债的优势仍无法被人忽视。本文对买断式国债的现行新政策和其本身创新意义进行初步介绍,并肯定其对市场的贡献性,期待这一国债回购模式在未来的债市中能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14.
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以来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睛睐。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国民投资渠道的增多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储蓄国债的发行与管理中还面临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梳理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的现状,具体分析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监督体制、发行兑付管理、拓展农村市场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国债下乡”、促进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偏大,债务依存度高,流通市场不够完善。要使我国国债体制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国债必须从发行、流通、偿还制度上进行创新,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实现国债品种多样化,促进国债期限分布平缓化及发行方式竞争化,推动国债发行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提高国债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国债流通市场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孙凡 《中国市场》2012,(40):78-80
发行国债,是我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我国国债的发行数量历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居民储蓄、GDP、国债还本付息额和财政赤字等。  相似文献   

18.
袁东 《海峡经贸》2001,(12):46-46
发达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恐怕都会承认这种看法,在市场上交易国债与其它公司证券是非不同的:国债的发行是公共财政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债务资金不仅不能主要用在产生内的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反而应主要用在那些不产生内在经济效益而主要释放社会效益的项目上,其偿还来源也是未来税收。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公共财政投资的“公共性”。有鉴于此,交易员在交易债时可不用考虑国债资金使用效益、其能 否偿还等因素,而主要考虑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其实,国债价格某种程度是利率变动的一种体现。这是从市场层面显现的国债与其它有价证券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966元。在储蓄收益不高、股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国债是人们普遍偏好的理财产品。国债发行量日益扩大,人们更加需要加强对国债风险的认识,合理地规避理财的风险。在此现状下,建议我国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度,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和财政分配结构,完善国债风险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贾丹丹  冯媛 《商业研究》2006,(1):170-173
我国国债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功能也得到一定的发挥。但是它还不完善,正是这些不完善制约了功能的发挥。为此,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角度,就国债市场进行了分析,并为其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