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美国如今大约有200万老年入在经营企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创业的,目的纯粹是找些事干,充实一下生活。这其中有些人经营的企业很成功,盈利极为可观。例如,61岁的卡门·琼斯退休后开办了一家馅饼店,10年后她已将30多个馅饼店专营权出售给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馅饼经营者。又如托马斯·达克.从事了30年保险推销工作后退休。又经营超了租车业。达克72岁那年,他经办的出租车公司已成为全美第五大租车公司。他和老伴朱莉亚(公司副总裁)打算把他们经营的丑小鸭汽车出租公司交给其子女去经营。一生忙碌的人常感到退休后很难适应休闲的生活。一位退休者感慨道:“既然有那么多让人开心的事可做。何必老是坐在安乐椅上度日呢?”一位退休后创业的老人讲:“假如无事可做,我就爱发脾气,现在我得把心思用在公司的业务上了。我得不断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4岁的横井幸夫先生几年前刚刚从日本东丽工程株式会社退休,跟许多受惠于终身雇佣制的日本雇员一样,他24岁大学毕业进入这家综合性的工程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公司,一直做到退休. 横井幸夫是一个对美国式的彻底的自由主义和竞争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他的观点因为颇不同于多数日本人认为的"美国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成长"而显得另类甚至偏激.在他看来,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对美国完全自由竞争的引入,导致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大日本企业的经营支柱的动摇,也破坏了过去的那种日本企业内在关系,这让他觉得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没什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家族宪章     
《公司》2003,(9)
苦心经营几十年后,美国堪萨斯州的瓦昭普将自己的哥伦布制造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上亿美元的电气仪表配电柜生产企业。但是,在企业仍在稳步发展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棘手问题——他已经70多岁了,早就准备退休,却  相似文献   

4.
个案一:林小姐是一位外企高级白领,月入5000 元,先生是公务员,收入也不低,夫妇二人一年的存款在6万元左右。30岁的林小姐已将养老纳入个人财务规划范畴。林小姐计划在50岁退休,假设退休后再生活20年,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那么退休后的20年每月的生活费为5000元,那么林小姐所需要的养老金  相似文献   

5.
海外资讯     
《人力资源》2012,(10):95
美国:老人工作青年人失业据报道,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数百万青壮年劳动力在苦苦寻觅就业机会,而许多老年人却推迟退休时间,或退休后又浩浩荡荡加入就业大军。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美国老年就业人数猛增27%,而35岁到54岁同期的就业人数却下降了8%。美国其他年龄段的就业率持续下滑,年轻人以及30岁到50岁年龄的人就业率下降幅度尤其大。(凤凰网)  相似文献   

6.
现今日本人寿命在不断延长,老龄人口增长很快。据统计,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达到77岁,比1970年延长了8岁,而妇女已达到84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到了60岁照常退休。结果,数百万人在退休后至少还可以活20年。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家庭和自己的积蓄来维持。鉴于经济上的不景气和观念上的变化,人们把退休后的生活看作是人生的“第二阶段”,还要去找新的工作获得额外收入,以维持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7.
现今日本人寿命在不断延长,老龄人口增长很快。据统计,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达到77岁,比1970年延长了8岁,而妇女已达到84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到了60岁照常退休。结果,数百万人在退休后至少还可以活20年。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家庭和自己的积蓄来维持。鉴于经济上的不景气和观念上的变化。人们把退休后的生活看作是人生的“第二阶段”,还要去找新的工作获得额外收入,以维持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2年,林登·汉森的生活连连遭遇灾祸。太太跟他离婚,母亲过世,失去在计算机公司的工作。 这年夏日的一天,他接到好友斯各特·斯曼斯的邀请,邀请他一起开船从佛罗里达的博尔德前往加勒比海。斯曼斯是当地的一位发明家,处于半退休状态。同行的还有乔治·波德科尔——他是美国梦的典范,17岁成为身家百万的达美乐比萨特许经营人,之后成为美国著名快餐连锁店奎兹诺斯公司的经理。  相似文献   

9.
他的个人规划,是50岁退休,因为欠了很多债:欠自己和家人的债,生活品质很差,“都没时间有爱好了,多可怕!”5年后,他要重新建设个人生活,而且,他这样想:“如果这个企业非我不可,那是我这个企业家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曹月敏 《经营者》2004,(7):114-118
<正> 他会精心打点形象、仔细阅读每一份合约……走出运动场,乔丹是少数善于经营自己、经营事业、经营退休生活的运动生意人。三度退休的“篮球大帝”乔丹,雄心不逊于亚历山大大帝,只是此番东征目的并非球场,而是亚洲庞大无比的商机。乔丹在北卡大主修地理,如非必要,却很少踏出美国境内,遥远如亚洲,仅富庶的东京数年前曾令他驻足。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即以前所称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制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职工在退休后的一定时期内能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的退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信任的力量     
霍泰德喜欢随身带两样东西iPhone4和iPad2,他不是苹果迷,只是有一颗年轻的心。67岁的他对生活和工作都保持着旺盛的激情。1999年从普莱克斯(Praxair Inc)公司总裁和首席运营官的职位上退休后,他并没有选择享受轻松的退休生活,而是加入了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  相似文献   

13.
变革主题:明晰产权,调和“老人“与“新人“矛盾,实现职业化扩张之路。变革痛苦指数:★(产权改造使他的意图一马平川,似乎不存在痛苦的问题,但未来结果如何,他的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公开喊5。岁退休只有我“ 今年43岁的汪力成就想着到50岁的时候退休,他告诉记者:“在企业界,公开喊50岁要退休的人恐怕只有我。“汪力成相信他的考虑是正确的,“也许现在很多企业家不认同过早离开岗位,但是未来可以证明一切。“ 汪力成在2002年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时《财富》杂志的一篇名为  相似文献   

14.
过了两年清闲的退休生活后,从今年9月开始,62岁的青岛市民闫伟忠重新“上岗”了——每天上午,他都会和20多名邻居一起到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售楼处门口拉横幅、堵房门,抗议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就像上班一样。  相似文献   

15.
天下     
美国《华盛顿邮报》最新调查称,与上一辈人相比,大部分美国人退休后的财政状况恶化。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美国劳工中,估计将有53%的劳工根本无法为退休做好准备。叙利亚:国将不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奥斯曼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叙利亚遭到瓜分;"二战"后,叙利亚赢得了独立;如今,在经历了惨烈的厮杀后,这个国家可能将灭亡。由于国际社会袖手旁观,这个夹在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和以色列之间的国家正在土崩瓦解,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权也许会在混乱中倒台。无论哪种情况,叙利亚看上去都越发有可能沦为军阀、伊斯兰主义者和土匪的牺牲品——又一个索马里正在累范特地区的心脏地带腐烂。如果发生这种  相似文献   

16.
偶然的幸运     
当初和钟伯光一起画画的人鲜有汽车设计师,而他却在中国汽车设计行业奋斗了34年从1975年到2009年正式退休,今年已经61岁的钟伯光在汽车设计行业一做就做了34年,退休时,他的职位是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策略组组长。  相似文献   

17.
外刊速览     
改善你的现金流David Zugheri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1997年他拿着4000美元的退休金跟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休斯敦第一抵押公司(First Houston Mortgage),那一年他27岁。成立仅一个月,这个公司就实现了盈利。接下来Zugheri有了新的计划在自己30岁之前赚到100,000美元,到了35岁的时候能够舒舒服服地退休。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和精打细算,他在28岁的时候就赚够了100,000美元。时隔一年他又凭借精明的投资让自己的存款数达到了280,000美  相似文献   

18.
他过去的生活轨迹是众多美国年轻人的梦想:在名牌大学念书,毕业后去加利福尼亚工作。他现在所做的事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敬佩:来中国的5年里,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图书馆里追寻中国历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记者所认识的美国共产党员戴维·昆丁·道迪埃。从基督徒到共产党员今年32岁的道迪埃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很自然地信了教,并朝着成为一名神父的目标努力。至于共产主义,道迪埃小时候一直了解不多。18岁那年,道迪埃第一次阅读了《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9.
焦虑与改变     
《英才》2015,(3):12
"如果有机会能让我脱离实业,我真就再也不会干实业了。"一位刚刚40岁的民营企业老板对我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这位70后河南籍老板富甲一方,旗下有房地产、矿业等公司,但现在,他那张一点不老陈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事实上,他经营的企业并不像2008年那般受困于紧绷的现金流,至少目前银行信贷没有多紧,融资不算困难,利息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勿羡慕别人     
《冶金企业文化》2009,(6):14-14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廉,.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眼里只有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