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高油价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燃料油的贸易品种、市场结构、用户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方小炼厂对直馏燃料油的需求增加,直馏油成为我国进口燃料油的主要品种,从韩国和俄罗斯等国的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山东作为地方炼厂发展较快的省份,在进口燃料油中所占份额增加;传统行业的燃料油消费明显减少,船用燃料油需求因海运业的发展而增长;国内市场燃料油价格与新加坡价格经常"倒挂",上海燃料油期货成为重要的价格风险管理手段.上海燃料油期货自2004年8月25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交易日趋活跃,市场运行平稳,期货价格与国内外现货价格形成联动,燃料油的"中国价格"和"中国标准"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同,为我国下一步开展石油期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应总结燃料油期货运作的成功经验,促进现有品种的不断完善和交易的进一步活跃,研究开发液化气等多种期贷品种,完善期贷市场规则,增强我国在国际石油商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王耀宁 《化工管理》2016,(30):35-35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燃料油市场,消费量巨大,对外依存度大,但却没有自己的贸易中心,这显然与我国燃料油大国地位不相衬。在我国燃料油市场中,地方炼厂占据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地炼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市场不可忽视的资源,特别是在我国成品油、燃料油、液化气市场供应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喜的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的运行不仅提升了北京对全球战略性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力,更提升了我国燃料油市场的国际话语权。本文从我国燃料油市场的消费结构、市场供需现状以及供应状况三方面简析了燃料油市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世界燃料油总体供大于需.但亚太地区燃料油仍供不应求。今后两年,世界对燃料油的需求不断疲软,燃料油的供应将愈发充足。亚太地区燃料油供需也将逐渐缓解。但整体来说,在未来两年内仍将继续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各地的燃料油将流人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政  李辉 《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0):15-18
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传统的现货市场、普氏(PLATTS)公开市场和纸货市场。目前我国对新加坡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进口燃料油的定价是采用新加坡市场价格,进口燃料油时所进行的避险操作也是在新加坡纸货市场完成的。由于新加坡市场价格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国内燃料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新加坡市场的过分依赖使我国只能被动接受新加坡市场的燃料油价格,国内企业不仅难以有效利用新加坡市场反而被人利用。为此,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燃料油期货市场,并大力研究和发展石油OTC(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陈薇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12):19-24
我国燃料油产量从1990年以后逐年下降,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地方炼厂产量增加等因素,我国燃料油的产量出现反常的增长现象.在国际油价高涨、世界大部分国家燃料油需求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燃料油进口急剧增加并且无规律震荡,进口依存度高达60%.分析表明,在燃料油终端消费明显减少的情况下,造成近几年我国燃料油需求猛然增加或骤然下降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沿海一带已初具规模的地方炼厂使用进口商品燃料油为原料生产成品油.进口燃料油非正常消费凸现了我国石油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地方炼厂原料短缺;成品油存在多层次的需求;成品油供应不足;国内柴油价格决定我国燃料油的消费水平;国家政策有鼓励炼厂加工进口燃料油的倾向.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燃料油产量、进口量及消费量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我国实行的原油分配政策和成品油价格政策.如果国家能够逐步调整原油进口政策,并使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燃料油生产、进口和消费就会逐渐回归正常.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31日,主题为"中国需求,北京支点,面向世界"的京交会.中国国际燃料油产业发展交易大会在北京开幕,为中国燃料油企业"走出去"和国际燃料油企业"引进来"搭建桥梁。北京石油交易所总裁刘少宾介绍,我国燃料油行业目前仍无法摆脱对新加坡市场的依赖,只能以新加坡价格指导生产经营,国内燃料油市场供需情况无法影响到价格形成。针对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呼吁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订行业标准,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同国际标准接轨的大宗商品标准化体系,以促进燃料油交易的规范化、标准  相似文献   

7.
受高油价影响,我国正通过大量增加燃煤、水力以及核发电能力来解决供电紧张局面,从而逐渐削弱了对混调燃料油的需求,虽然地方炼厂因成品油两次调价对直馏燃料油需求有所回升,但国内燃料油产量仍然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2012年我国燃料油产量达1929万吨、表观消费量为3446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6%和6.0%,燃料油产量显著增加,表观消费量逐步回升且仍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和交通运输行业。近年来,我国燃料油对外贸易主要呈现进口量微幅增长、出口量缓慢下滑,价格小幅上涨等趋势。为促进燃料油产业的发展,政  相似文献   

9.
以下是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国家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解决我国“资源战略”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十五”时期我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随机游走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油(Fuel Oil)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是广泛用于船舶锅炉、加热炉、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的燃料。燃料油是目前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一个品种。在2001年10月15日原国家计委公布的新的石油定价办法中,正式放开了燃料油的价格,燃料油的流通和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产品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燃料油的进出口配额。  相似文献   

11.
世界燃料油总体供大于需,但亚太地区燃料油仍供不应求。今后两年,世界对燃料油的需求不断疲软,燃料油的供应将愈发充足。亚太地区燃料油供需也将逐渐缓解。但整体来说,在未来两年内仍将继续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各地的燃料油将流入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作为亚洲最大的燃料油消费市场,受高油价影响,我国正通过大量增加燃煤发电能力、水力发电能力以及核发电能力来解决供电紧张局面,从而逐渐削弱了对燃料油的需求。燃料油表观消费量在连续强劲增长两年之后,2005年下降了7.23%,至4634万吨。其中进口量为2601.3万吨,同比大幅减少14.82%;产量…  相似文献   

12.
9月份 1日 俄罗斯政府从今日开始对燃料油和柴油出口实行限制,以优先保证国内供应,特别是保证俄罗斯国家电力垄断企业UES的燃油发电需求。按照俄政府规定,俄罗斯各石油公司在11月1日之前出口柴油的数量不能超过其柴油总产量的25%;此后至2001年3月31日之前,出口燃料油的数量不能超过其燃料油总产量的10%。  相似文献   

13.
进口LNG和西电东送对广东燃料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广东省燃料油消费量已达1039.5万吨,占全国燃料油消费的24%。广东省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发电、工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省外调进和进口是供应的重要渠道。“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和广东引进液化天然气势必对广东省的燃料油市场产生影响,但天然气和西电的技术经济特性差异对燃料油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预计未来10年广东发电用燃料油需求量将大幅下降,2010年将降到约271万吨,仅为2001年消费量的41%,而工业用燃料油将继续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加上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用油需求,到2010年广东燃料油消费总量将比2001年略有下降,但总规模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4.
油品营销市场是外商最先涉足的领域之一,跨国石油公司早已进入国内润滑油、沥青、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品营销市场。去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放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国外石油公司更是加快了抢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国琛 《中国石化》2014,(7):91-92
<正>燃料油,顾名思义即可以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电能或动能的一种油品。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终剩余产物,燃料油受原料品种、加工工艺、装置调整等因素影响,种类颇多。在我国,进口燃料油与国产燃料油并驾齐驱,成为贯穿该行业的主线。进口可作为保税和地方炼厂的加工原料,两者比例约为2:3。国产燃料油,根据工艺流程不同有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和油浆之分,根据来源分为直馏和调和燃料油,根据用途有工业、船用和原料型燃料油。近年来,我国燃料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地方炼厂常减压能力已达1.6亿吨/年,汽柴油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1%。地炼原料以国产原油和进口燃料油为主,汽柴油收率约为50%。经过长期发展,地炼产品在我国成品油、燃料油和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供应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资源之一。随着国家政策对炼油行业的规范和指导,地炼将不断向大型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未来将继续优化调整,竞争能力亦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燃料油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石油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燃料油的年均表现消费量已达到3500万吨左右,但由于国产燃料油有限,燃料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不得不依靠进口。2002年,受益于国际油价的劲挺,中国国内燃料油价格也健步上升,由于国内燃料油市场与国际市场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在2003年国际油价走低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燃料油市场也将转入熊市,未来一两年内,预计我国燃料油市场除总体需求稳中略降外,进口燃料油的需求有望保持强劲,从长期看,受替代能源的影响,燃料油市场总需求将呈下降趋势,预计2003-2004年间每年的燃料油表观消费量大约在3400万-3450万吨之间。2005年以后由于将受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广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奥里乳化油项目,“煤代油”工程,海洋重质原油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燃料油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减少,燃料油表观消费量很可能将低于3000万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燃料油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燃料油产量逐年减少,需求增加缓慢;电力和化工行业是燃料油的消费主体,沿海省份是主要的消费地区;燃料油进口增长已趋缓。受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十五”期间我国燃料油需求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行业和经济发展较快、缺少能源的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及替代能源较为丰富的省份,燃料油的需求将继续减少。从整体上看,“十五”期间我国燃料油产量将增加,但由于炼油行业继续把发展重油深度加工和渣油加工处理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进口原油中的高硫轻质油比例将继续增大,因此燃料油产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适应加入WTO后的市场发展需要,并根据目前我国燃料油进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两点建议:(1)改进现行的燃料油进口管理办法并逐步取消进口配额;(2)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由于西方政府对燃料油的质量以及燃料油燃烧时污染气体的排放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高硫燃料油和低流燃料油的差价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冲击了低硫原油及高硫原油的价格,影响了炼油厂和燃油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影响了与重质燃料油价格指数相关的天然气长期合同的价格。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重质燃料油中含硫量的经济问题,展望了西欧高硫和低硫燃料油差价的前景及其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更广泛的涵义。他指出,在未来几年,尽管环境方面提出的限制日趋严格,但含硫油质量差价上升的幅度或许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20.
上海燃料油期货上市三周年回顾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8月25日上市至2007年8月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已达6.3亿吨,总成交金额为1.9万亿元.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与新加坡燃料油现货价格、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保持了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跟踪国际市场,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更多地反映了中国市场的供需关系,与黄埔燃料油现货价格保持了更强的相关性.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经济功能逐步发挥:形成了反映中国市场的燃料油价格,形成了市场普遍认可的燃料油的"中国标准",推动石油仓储设施建设,提供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规模化培养石油金融专业人才.在总结燃料油期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推出原油、成品油等石油期货品种,已经完成了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运作模式、交易标的选择、合约设计、交易规则等主要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