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旅游作为工业与旅游业高度发达的衍生物,具有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工业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沿海经济带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机遇.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增长极理论观点,以大连为增长极中心,提出了沿海经济带工业旅游开发的整体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沿海开发地质调查必须先行,海洋地质是人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施海洋经济、海洋战略的根本基础.江苏省的地貌、资源特点赋予了沿海开发地质工作的新使命,应以国内外沿海开发中的成效得失为鉴,在总结反思中明晰江苏海洋地质工作的主要方向,加快实施以沿海地区三难地质结构调查为重点的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工程,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发展、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滩涂资源将成为沿海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江苏沿海腹地的盐城市滩涂资源和港口群开发为例,基于沿海滩涂生态环境及沿海港口开发与利用现状,从港口节点地区环境压力、滩涂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海岸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沿海港口开发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4.
王刚 《中国渔业经济》2013,31(1):99-104
沿海滩涂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沿海滩涂只包括潮间带,广义的沿海滩涂则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概念的不统一使得沿海滩涂面积的统计数据相差甚远。沿海滩涂应该定义为具有可供沿海生物生存、栖息和繁殖的生态物质基础的潮间带、潮上带和潮下带,凡是不具有沿海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生态特征的潮上带和潮下带便不是沿海滩涂。沿海滩涂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划分。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大丰市沿海滩涂开发为例,进行了沿海滩涂开发生态风险概念模型的构建。文章参考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对沿海滩涂开发的生态风险进行问题描述与形成、受体分析与生态终点选择、风险源分析、概念模型、暴露一危害分析等分析。沿海滩涂开发生态风险源可归纳为4个大类:土地平整与植被破坏、农田水利道路建设、作物种植、居民点兴建与扩张,其中草滩地、苇地、滩涂垦殖、坑塘填埋以及沟渠路建设将是其主要风险源。在概念模型里,沿海滩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压力类型有以下6类:干扰、演替、定居、边缘效应、累积效应、切割-廊道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002~2009年的沿海11个省份的渔业相关投入产出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沿海省份渔业产业效率,测算了我国分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重点测算了各省区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了各沿海省份渔业经济发展的效率因素及不同省份的分异情况。结果表明,从2002-2009年,我国沿海渔业产业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但大部分省区表现为粗放型的技术进步特征,综合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合研究结论为我国渔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管理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生态效应评价能够为沿海垦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效应的影响因素,梳理并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子系统的水生态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及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综合赋权,选取沿海垦区范围内的东台市、射阳县和大丰区为典型进行水生态效应评价实证分析,分析了水生态效应评价结果,提出了发挥沿海垦区自然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水生态效应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国内外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现状,探讨江苏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开发潜力,提出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预期成果。研究成果将为江苏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08,(11):46-46
龙湾区位于瓯江入海口,海岸线长近65公里。由于地势平坦,易遭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龙湾区历来十分重视沿海防护林建设,形成了以村庄和城镇绿化为“点”,海岸基干林带为“线”,荒滩、河滩及农田林网为“面”的沿海防护体系,沿海岸线绿化长度达53.69公里。沿海防护林在历次台风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根据我国海水养殖、沿海二三产业发展格局与需求模拟的捕捞生产力向海水养殖和沿海二三产业转移的容纳量大小,结论认为,利用有利时机,出台优惠政策,每年的转移数大致为71.5万人.  相似文献   

11.
凌申 《中国农史》1991,(1):61-69
江苏沿海滩涂宽广,垦殖历史悠久。早在5000—6000年前,原始农业已有萌芽,秦汉时得到了发展。唐宋时期,修建海堰,促进了沿海垦殖。明代,随盐业衰退,灶民遂零星私垦。至清末,南通张謇力倡废灶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揭开了江苏沿海大规模垦殖的序幕。至1936年,盐垦公司已达77家。各公司在滩涂垦殖过程中十分重视土地规划布局、捍海防洪堤堰的建设及农田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科学栽培等科学种植措施。并将资本主义大农业引入垦区,为新型沿海农垦事业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全国滩涂开发事业的发展。对江苏沿海人口流动、城镇建设、教育科技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沿海水域滩涂占用和损毁趋势加快,对沿海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原因在于建设占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水域污染等多个方面。沿海省区开展了相关工作,规范占用补偿,妥善安置渔民,但由于政策文件效力不够等原因,沿海渔民失海失涂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论文利用在沿海省区调研获得的资料以及各类统计数据对上述问题的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包括加快海域滩涂规划、规范占用补偿、渔业基本水域保护等在内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等六个沿海城市,该地区的农业在辽宁省农业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盛产稻米、水果和水产品,生物资源丰富。本文依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整体资源优势,为辽宁渔业、林果业、稻米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沿海11个省市为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找出我国沿海11个省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并对沿海11省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及差异性程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沿海11省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旅游配套设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沿海11省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关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编者按]由杨坚同志主持完成的《关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是根据农业部党组的部署,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情况调查组(江浙调查小组)赴江苏、浙江两省,对执行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的调研报告。本文为该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在2001年第6期刊登)。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结合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这个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进一步推动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二者相互激荡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地质学家与农业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视角以江苏沿海最具特色的连云港为中心,探讨地理环境对江苏沿海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社会进程的作用。通过研究,力求为江苏沿海的"三农"问题提供借鉴并为改变苏北沿海"洼地"形象以及新一轮沿海开发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全国滩涂资源最为特殊和丰富的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省"908"调查成果,总结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概况;通过实地调研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了探讨,重点针对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效率、利用机制及沿海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滩涂围垦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机制以及统筹兼顾、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开放地区的森林资源为对象,通过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4项反映不同生活水平的实物指标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开放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开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提出提高山东沿海开放地区森林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及优化利用沿海开放地区森林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沿海滩涂时空变化研究对滩涂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7-2016年遥感解译获取的连云港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重心转移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近30年来连云港市沿海滩涂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7-2016年,连云港沿海滩涂面积变化经历了快速减少阶段、缓慢减少阶段和基本稳定阶段,期间共减少35.8691km~2;(2)近30年间,滩涂重心逐渐由经济发展较快的连云区向发展较慢的赣榆区转移;(3)到2016年,沿海滩涂面积有30.8%转变为裸地,19.96%转变为养殖水面,14.9%转变为耕地,13.14%转变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0.
面对江苏沿海围垦地区严重的淡水资源危机,以及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下复杂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决策,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已成为战略开发决策者的迫切任务。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沿海围垦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框架,并对框架设计目标、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成果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沿海围垦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