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承革 《经济问题探索》2007,38(12):149-153
本文通过对中国130家企业集团总部进行问卷调查和假设检验,以考察中国企业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作用及其途径.本文认为中国集团总部的战略管理、资源监护以及联结影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创造作用,总部的信任机制、能力发展与创新机制对集团总部的战略管理、资源监护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同时,中国企业集团总部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并主要通过战略管理和资源监护功能来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业战略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它企业的战略变化.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关系之间战略协同演化的特点,提示企业在实施战略变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身战略变革的直接后果,也要关注其它企业战略反应所带来的间接后果.  相似文献   

3.
复杂动态环境、动态能力及战略与环境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尽管不同的战略范式对企业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无论战略理论还是战略实践都将企业与环境的匹配视为基本假设。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呈现变化范围广、速度快、方向不确定等复杂动态系统的特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核心能力具有的刚性可能成为影响组织创新和业绩成长的障碍,企业应发展与环境匹配的动态能力,并克服动态能力形成中的路径依赖、互补性资产和机会窗口问题。企业在面对复杂动态环境时,应当以动态能力为基础,采取动态的战略,并根据环境和组织条件,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战略变革,以动态地匹配环境。  相似文献   

4.
知识能力是企业实施开放武创新成功的关键,它是由创造能力、革新能力、扫描能力、吸收能力、内化能力以及解吸能力等构成的动态能力体系,不同的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有必要通过战略、结构、文化等职能要素的调整,强化学习能力和关系能力来培育自身的知识能力,进而提升开放式创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无论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组织柔性、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中介的组织柔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模型。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开发的组织柔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测量量表,对318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组织柔性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组织的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技术柔性仅对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有显著影响;在组织柔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从组织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和技术柔性方面强化企业组织柔性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动态能力理论是为了解决新竞争环境下企业持续发展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战略理论前沿.阶层观是动态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指出了组织能力的阶层化特征,揭示了动态能力作为一种高阶组织能力的基本属性以及重要作用,为动态能力的可操作性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对于组织能力阶层观的研究仅限于在对国外动态能力研究成果的综述中有所提及,既缺少系统的理论探讨,更缺少深入的实证分析.上世纪30年代仅为丰田自动织布机公司一分部的丰田汽车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管理模式被视为世界制造业的标杆.基于对丰田汽车公司组织能力层阶与特征的划分,本文把丰田公司组织能力演化过程界定为静态能力主导期、改进能力主导期、演进能力主导期三个阶段,通过深入解析丰田汽车公司组织能力的分层演进过程,为我国企业组织能力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资源在企业的生存、发展、绩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一种重要的资源存在形式,组织冗余资源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不同学者对冗余资源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既有积极的观点也有消极的观点,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到研究情境和冗余资源自身类型的影响.冗余资源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缓冲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保护企业的技术核心,给管理者提供较大的管理弹性,促进企业创新行为和组织变革的发生,帮助企业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8.
姚凯  李晓琳  梁榜 《技术经济》2021,40(9):78-8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改变组织管理的多重形态,其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组织人才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双重网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166个技术型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柔性、技术动荡性和大数据能力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显著促进组织创新;双重网络嵌入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大数据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并重点考察组织调节定向的边界效应。基于中国205家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组织调节定向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绿色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中发挥调节作用,在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情境下,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间接影响也更强。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8,(4):45-53
基于外部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组织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描述了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演化产生影响,同时组织动态能力也需要适应外部环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进一步支撑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组织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相互影响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