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表 《中国市场》2010,(52):16-16,19
本文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上的极度不平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经济危机而言,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失衡,主要表现于资本失衡与全球贸易的同步产生,导致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获取了较大的利润。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并且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本文针对金融发展状况与全球经济再平衡进行了分析,提出调整国家内部市场的结构与产业发展的措施,从而为促进中国市场的改革提供有利的依据,也为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走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已是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和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理由.国际贸易平衡理论是判定"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理论根据,但它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它并没有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历史所证实."全球经济再平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策陷阱和交易各方均输的后果.汇率只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因素,并非惟一因素,更不是根本性机制.在美元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条件下,美国要实现长期对外贸易平衡是不可能的.对外贸易逆差,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从不平衡走向平衡,有如下六种情景. 情景-:美国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大幅上升,全球平衡得到校正,这是最理想的,但可能也是最难的,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安徽省2001—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安徽省最优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储蓄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存在适应经济增长的最优储蓄率;(2)对比安徽省最优储蓄率与实际储蓄率发现,安徽省各市实际储蓄率远远高于最优储蓄率;(3)通过影响因素分析,金融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对实际储蓄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约占GDP的3.15%,这一比重大幅度下降,已经低于德国等贸易顺差大国,这反映了中国实现贸易平衡的政策取向。金融危机后,中国不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而是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2010年,美国提出了所谓量化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方案,虽然争议比较多。但是,这也是对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3次大的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国际治理领域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3次大的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国际治理领域的新话题,20国集团(G20)围绕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大的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国际治理领域的新话题,二十国集团(G20)围绕再平衡的量化指标已进行了几轮角力。我们认为,以美元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对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正确选择我国的全球经济战略,对我国的现代化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瑾 《国际贸易》2012,(2):25-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开始于1976年。作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先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后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中国。日本作为美国以前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最高曾达到70%(1981年)。200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平衡运输问题最优解如何进一步改进,充分挖掘潜力,并提出改进的条件和方法,对外贸运输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思伶 《商》2014,(39):75-75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全球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整个世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经济的提升,同时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在经济方面自身也出现了失衡的状况,并且这样的失衡状况也在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调整这一失衡状况的相应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洪才 《中国市场》2011,(20):44-50
中国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美国而言的,也就是中美贸易失衡。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原因及其代价,并进一步指出,渐进式增加工资和渐进式汇率升值相结合,是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的现实选择,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协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欧美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美国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增速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不均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美国人将失去自己的房屋。欧洲经济衰退的危机和风险也非常严重,前景也比较悲观,且目前欧洲普遍采用财政紧缩政策,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很有可能保持增长,当然为保增长,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文章认为,美国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金融和赤字问题,而是没有增量的需求问题,是严重的失业问题。为更好地应对危机,恢复经济,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处理储蓄及储备之间的关系,让市场更加高效、稳定运行。文章指出,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稳定性将比2011年进一步提升,但长期来看,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有能力对全球货币和经济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革。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政策、经济秩序来更好地反映经济力量再平衡的过程。新兴市场将在全球治理以及全球机构重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在创建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和推动全球货币与经济体系改革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要在关注全球经济动荡的同时,更多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希 《工商之友》2003,(4):23-23
《今日美国报》章1题:美国还能推动全球经济多久?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式";"梯度推移"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倒"U"曲线理论.本文对以上理论进行概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陶冬 《新财富》2005,(3):26-26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每年举行的“世界经济展望”巡回演讲中,听众人数最多、提问最多的,不是美国,而是关于中国经济的走势。中国的崛起在今后20年会带来全球性的洗牌。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式”;“梯度推移”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倒“U”曲线理论。本文对以上理论进行概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及其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新生 《商业研究》2006,(3):136-139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只是相对的,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应形成动态均衡,使各区域经济均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从按行政区划的县域经济与按三类四片划分的区域经济两方面看,广东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造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