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相继提出了民生财政这个概念,反应了国内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及成效,公共品和服务的内涵有了符合中国语境、中国国情的表述。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体现了这个新时代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体现在公共财政方面就是“民生财政”。因此民生财政实质是指财政民生,还财权于民、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真正掌握财政预算的审批权、通过自己选出来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看到公共财政中每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体现着民生性。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打造民生财政、加快民生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民生工作基本探索、民生形势基本评估、民生建设基本路径、民生财政基本思考等方面对当前和未来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取向及有效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民生财政”与现实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财政”是我国学者基于当前民生问题及财政支持民生的现实而提出的.本文首先对如何理解“民生财政”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体制、收入和支出三个方面对现行财税制度中制约“民生财政”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构建“民生财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经历了"生产建设型财政"、"吃饭型财政"和"公共财政",现在正在建立"民生财政"。建立民生财政,既反映了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模式的转变,是落实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民生财政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使财政自身的改革和管理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财政民生支出指标框架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财政民生支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参考已有的民生指标体系,研究设计了财政民生支出的指标体系框架,确定了民生财政支出的范围和层次,并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例,计算了2009~2010年民生支出规模和结构。同时,对财政支持民生的作用边界、民生项目决策、财政民生支出绩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两项内容对财政部门意义特别重大,一个是首次将支持海西经济建设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另一个是将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首次单列阐述,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目标,对财政工作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既是责任,更是动力和机遇。省财政部门要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科学部署,统筹协调, 相似文献
12.
13.
一、公共财政的演进过程解决现实的财政问题要将其和理论联系起来。要善于把现实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就是用不同的理论去解释问题。看问题的角度实际来源于理论。现在的财政经济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而这些理论能否解释中国的现实,值得怀疑。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形成的特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人认为搞公共财政就不能再提发展生产,退出竞争性领域就不能再搞财源建设,把公共财政等同于“吃饭”财政。这种认识与党的“十五”建议确立的以发展为主题的指导思想显然不符,也与公共财政的实际职能相去甚远。不改变这种片面的认识,就会忽视或削弱公共财政的发展功能,回到就财政论财政的才路上去,最终损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赵勇常务副省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民生财政等“四个财政”。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成为农民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财贸所)近日推出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7/2008:财政与民生》(高培勇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部研究财政与民生关系、探讨新时期民生改善问题的力作。该政策报告以财政与民生为主题,具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