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之本质的多重表现样态与生产力解放系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认为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三重样态的表现构成了人之本质的表现系统,由于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人的本质全面和谐表现就是人的解放,就是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改善,就是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人决定制度,制度的变革实质是人的多重本质样态相继获取表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是质与量的统一体。生产力的量指的是生产效率的高低。生产力的质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效率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这是对生产力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解,它不是生产力的全部内涵。这个认识有深远的理论根源和实践根源,它的正式形成以及对社会生产产生巨大作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后。高效率生产力只是先进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先进生产力是高效率生产力和高质量生产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再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过去众说纷纭,有阶级斗争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说、实事求是说。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从手段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不久前,我们曾发表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文,写了三个问题:劳动异化和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是生产者,又是享用者^[1]。拟就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在于探索人的解放运动的客观规律等问题,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4.
1992年,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不仅解决了当时存在的理论难题,而且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天,由于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部分人们思想认识模糊,重提坚持社会主义本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社教 《生产力研究》2004,27(6):78-80,83
生产力是人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进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我各种矛盾的综合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与人自身生产力既是生产力的三种类型 ,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也是生产力的三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破除了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僵化理解,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出发,得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意义非常大,但现今看来该理论还存在重要理论空白或欠缺,即生产力既然是永恒发展的并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没有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仅将生产力永恒发展当作一个既定事实。后来中国及世界发生的很多社会现象呼唤对这一理论空白的补充。文章从人的本质、本性及其社会集中体现者——"文化"的角度,对补充这一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在本质上是物体的运动。生产力的转移点正是基于生产力的本质而成为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的转移点由输出点和输入点构成。输出点位于劳动资料上,是劳动运动输出劳动资料之点。输入点位于劳动对象上,是劳动运动输入劳动对象的输入之点,它不仅是生产力的产生之点,而且因位置不同而影响生产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初学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本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发展 ,是与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一个历史过程。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它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且还促进了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场大讨论,当年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同志,认真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报刊上,连续发表了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加上其他论生产力问题的文章,共17篇,长达20多万字。据我们所知,如此深入而系统地论证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迄今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很丰富的。文章的重点是对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如"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是生产力的基本性质;"生产力的二重性"是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轴心",即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推动力量";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一论述,进而阐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从问世至今半个多世纪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是科学真理。当前,我们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阐发,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现代化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14.
王峰 《生产力研究》2001,(6):31-32,58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理论中蕴涵着深刻的伦理意义。其伦理内涵既表现在它直接的道德价值上 ,其自身也就是政策措施以及人的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 ,作为其合理的逻辑展开的人民利益标准也是其伦理内涵的集中体现。只有对此有充分地认识 ,才能对邓小平伦理思想乃至全部邓小平理论有真正完整、深入地把握。  相似文献   

15.
16.
会计理论是人类在漫长的会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人类思维运动所产生的理性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形成的基础,而会计理论的建立依赖于会计实践,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会计实践主要通过价值尺度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实践管理手段和会计理论。会计理论的完善与会计实践的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产力的第三高度:“绿色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曾经长期从事生产力研究,对新颖的生产力理论特感兴趣.虽然挂笔久已,但在拜读了<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1期上熊映梧、孟庆琳等学者发表的关于"绿色生产力"的文章(除熊映梧教授的<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孟庆琳教授的<中国的选择: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外,还可加上李树副教授的<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与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的实施>)之后,心情十分激动,黎明即起,奋笔疾书,写成这篇急就章,献给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发展生产力理论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最活跃的革命因素,也是最终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现代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科学应用的机制以及在科学应用中不断深化的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是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两大推动力。而科学的应用和生产的社会化过程本身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解放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人类发展和解放的社会条件,也只有人的解放和发展才能为科技的创新和生产管理的社会化注入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徐聪 《财经科学》2012,8(8):10-19
欧元国家的自救措施目前看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挽救欧元于将倾,但这些措施中具有明显的缺陷,故欧元的前景依然不甚明朗.本文认为欧元国家自救措施的缺陷有:系统风险未能分散;各国利益博弈特征明显;自救措施的指导思路存在利己性和狭隘性,使自救行动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而未能解决欧元区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